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0.pptVIP

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0.ppt

第九讲 海德格尔人生哲学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 《存在与时间》(1927)、《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 《真理的本质》(1943)、《荷尔德林诗的解释》(1944)、《论人道主义》(1947); 《林中路》(1950)、《形而上学导论》(1953)等。其中《林中路》所收入的一篇论文《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被公认为他的美学代表作,集中表达了他的美学思想。 生平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生于德国巴登邦的梅斯基尔希。梅斯基尔希是黑森林东沿的一个农村小镇。 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1909 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 年8 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 1915年-1917 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 1917 年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役。1918 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大哲学家胡塞尔的助教。1922 年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 年2 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 1929 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尔堡大学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 1933 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此后5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2800 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960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 1945 年盟军占领德国以后,他因这段历史受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1951 年恢复授课,1959 年退休,以后极少参加社会活动,避居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最亲近的朋友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名言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海德格尔 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尔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海德格尔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1、本体论 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Das Seinde)和存在(Sein),它们只追问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是“无根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不是在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不分主客意义上的所谓“此在”(Dasein),即“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 此在在世的“世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此在与存在相互构成的源始世界。 例如“家”并不是一个空间上的场所。我们谁也不会把旅馆的房间当作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家,每个人有自己的周围世界,家是我们的一部分。我和我的家水乳交融,乃为一体。 他认为,形而上学思维的特色,就在于以表象的思维方式把握存在者的“存在”,这在近代形成了主体原则,即把思维的主体当作存在者的根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即为其开端。 这种主体性原则的确立,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以及人与世界的疏离。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得以完成,而最后的完成则是尼采的“意志”。这种“意志”的主体性原则,在现代就成为技术统治世界的依据。 在现代的技术统治中,人和一切存在者都被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成为“在市场上可以算计出来的市场价值”。 由于主体性原则把一切事物都当作对象把握和占有,最终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性丧失的境况。海德格尔的哲学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就是要反对主体性原则,其重大的社会主题,就是要反对技术对人的统治,拯救现代世界,恢复真实的人性。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天地篇》 2 、此在的结构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首先是对此在的结构的分析。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具有如下结构: 此在总是一种寓在(Sein-bei), 此在总是在操劳(Sorgen); 此在总是与其他的存有者相遭遇(Begegnenlassen), 此在总是对其他的存有者采取某种态度和行为(Sich-verhalten-zu)。 此在总是与其他的存有者一起存在,在此在的周围总是已经有其他的存有者。当此在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