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打破隔离的坚冰》讲课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戈尔(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散文诗欣赏: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 的脚步。” 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 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 的思想。” 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 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越 大海。” * * 第三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文学艺术潮流的背景 1、经济: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二、世界文学 1、欧美文学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美 法 评价、特色 代表作 地位、评价 人物 英 国别 萧伯纳 马克.吐温 欧.亨利 杰克.伦敦 幽默为主旋律 《苹果车》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两个世纪的文化 的一座桥梁 20世纪初第一部伟大 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德莱塞 《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 至今依然具有巨 大的现实意义 海明威 开创 “黄金时代” 《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 冰山原则 2、亚非拉文学 (2)印度: 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吉檀迦利》《新月集》 《戈拉》 (3)日本: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雪国》 《千只鹤》 《伊豆的舞女》 (4)中国: 鲁迅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正传》 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1)特点 3、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俄国:高尔基 中国:鲁迅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正传》 奥斯特洛夫斯基: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海燕》 《母亲》 自传三部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作品: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和颂歌)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之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特点: 19世纪末,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的突破口,一时间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二、音乐的变奏 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 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德彪西(法) 勋伯格(奥地利) 斯特拉文斯基 (俄) 三、毕加索与立体派 1、特点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1)“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1907年以前) (2)“黑人时期”(1907年前后) 作品 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的《亚威农少女》 (3)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作品 《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 2、毕加索 (4)“新古典主义时期” 名作《格尔尼卡》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 泰戈尔像 徐悲鸿(1940年) 1924年4月12日 泰戈尔访问中国。泰戈尔(左坐)与林徽因(左5)、徐志摩(左1)等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 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