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测试卷
命题人:鲁迅中学苗金德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莅(wèi)临 彼恶(wū)知之 管龠(yuè)之音
B.衅(xìn)钟 溘 (hè)然 保民而王(wàng)
C.浡(bó)然 晔(yè)然 放辟(pì)邪侈
D.孝悌(dì) 君子远庖(páo) 施(yí)从良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D.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忧愁的样子
B.则齐国其庶几乎 庶几:差不多
C.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中:国家内
D.引领而望之 引领:伸长脖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从词类活用看相同的一项是( )
A.俯不足以畜妻子 刑于寡妻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老者衣帛食肉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欲辟土地,朝秦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5.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之何 ②王请度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⑥/②④/③/⑤ D. ①②/③⑥/④⑤
6.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②而良人未之知也
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④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 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 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 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 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二、(21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9题。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产。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因:就,随之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夺取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赡:足
8.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罔民而可为也?
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故民之从之也轻
C.悉以心诚之话倚托 将以衅钟
D.今也制民之产 故民之从之也轻
9.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④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其”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 ③④两个“其”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其”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 ③④两个“其”字相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匹夫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