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zz201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成功中学2012年高二下学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4)君子生非异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5题。 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 逾:翻越 B.会竖刁等为内乱 会:恰巧 C.重耳谢不敢当 谢:感谢 D.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 阴:暗中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流亡时得到帮助的一项是(3分) ( ) ①已而晋迎其弟夷吾立之 ②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 ③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 ④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⑤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 ⑥为内应甚众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晋文公重耳先后两次遭到父亲晋献公和弟弟晋惠公的追杀,只得逃往他国。 B.齐桓公死后,因齐国内忧外患,重耳被齐女及他的随从灌醉后用车拉着离开齐国。 C.楚成王厚待重耳,可重耳却以“避王三舍”回答楚成王的询问,楚成王非常失望。 D.在外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了晋王,得到多数晋人拥护。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3 分) 译: (2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唐】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① 《南园十三首》 是李贺辞官归隐昌谷家中所作,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主要写自己的生活与感情,也抒发仕进无望的痛苦。 (13 分) 答: (2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