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流行音乐80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发达的商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了走在世界前沿的中国流行音乐。那流传于灯红酒绿之所、风靡于大街小巷的“时代曲”,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曲曲弯弯、磕磕碰碰地重现在这片大地上,只是依附于“港台”的外衣之下。 世纪末的最后20年,两岸三地共同创造了华语原创音乐的繁荣景象,不管是“光辉岁月”的Beyond、“青春舞曲”的罗大佑、“北京一夜”的陈升,还是“一无所有”的崔健,都记录下了那些“闪亮的日子”,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音迹……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码下载的形式对唱片业带来冲击,“选秀”式的快餐音乐也使流行音乐陷入“唯商业论”的泥沼。 有人怀旧,有人愤慨。80岁的中国流行音乐,路还在自己的脚下。(钱亦蕉) 1931年联华影业公司歌舞班学员在住所弄堂合影,左起:黎莉莉、黎锦光、聂耳、王人美、黎明健、余知乐、白虹 邓丽君的柔美声音流进干涸的心田 刘欢曾经代表大陆原创流行歌曲的顶峰 罗大佑是早期滚石的象征 黎锦晖和中国流行歌曲 当邓丽君的甜美歌声乘着中国改革开放之风飘进大陆,新一代年轻人以为流行歌曲来自港台。他们不知道早在20世纪末,黎锦晖就开创了中国的爵士时代。“黎派音乐”造就了三四十年代老歌的花样年华和电影流行音乐的世纪辉煌。 撰稿/钱亦蕉(记者) 黎锦晖这个名字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他却是中国流行乐坛最红的名字,几乎人人都听过他写的歌。 中国流行歌曲发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洋杂处的上海,一般来说,黎锦晖在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实际由黎明晖演唱、录制成唱片则在1929年)被视为中国本土诞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距今已整整80年。 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黎锦晖这个中国流行音乐之父,却被当作是“黄色歌曲鼻祖”,而《毛毛雨》也成了“黄色歌曲”的代表。直到黎锦晖1967年在又怕又冷又病的情形下去世,“黄色歌曲”的标记仍如影随形跟着他。还好,4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对待这位“平民音乐家”,黎家人也可以自豪地喊出:“他就是中国流行歌曲之父”。 《毛毛雨》的诞生 在创作流行歌曲之前,黎锦晖已经创作了多个儿童歌舞剧。他的音乐创作是从儿童歌曲开始的,那首至今广为流传的 “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老虎叫门》)就是黎锦晖最早谱写的儿歌。应该说这是受北大校长蔡元培影响的产物,那时黎锦晖在北大旁听,参加了北大音乐研究会。当时有人把《孔子歌》配上日本国歌的旋律,让全国小学生唱,李叔同等人搞的一些学堂乐歌,曲调也都来自外国,蔡元培曾鼓励黎锦晖创作新歌。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受到兄长、语言学家黎锦熙的影响,黎锦晖早年积极参加国语统一运动。为了推进国语运动,他编写小学国语课本,而“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的理念使他进入儿童歌曲创作的领域。1921年,黎锦晖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至1927年,他总共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童表演歌曲。与此同时,他还主编创办了儿童文艺刊物《小朋友》,这是中国现当代历史最悠久的儿童期刊,他的大部分儿童音乐作品,都首先在《小朋友》上发表,《小朋友》与他的儿童歌曲一样流传甚广,连边远农村的孩子们都会唱。 “20年代初,他担任国语专修科学校校长,组织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演出儿童歌舞,目的就是推广国语。”黎锦晖的小儿子黎泽荣介绍说。“这些歌曲影响非常大,以后的作家、国家领导人,很多小时候都唱过这些歌。比如陈毅同志在部队里,就对我们的一个亲属说:‘你伯父的这些儿童歌我们从小都会唱。’” 西风东渐,当时的上海已露商业文明的端倪,但是却没有本土的现代流行音乐,街坊流传的还是一些民间小调,包括《十八摸》、《打牙牌》等淫秽小调。这时黎锦晖试图通过完善原有的小调曲调,并填入白话新词,来丰富平民歌曲。 1927年,黎锦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门学校”,新型的黎氏教学法使学员在短短三个月便可上台演出。“一开始很少人来报名,当时对歌舞表演有偏见,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培养‘戏子’的地方,所以只招了三十几个学生”,黎锦晖遗孀梁惠方说。“他请来了留洋回来的舞蹈教师、歌唱老师来教这些孩子们。那时最出名的就是他女儿黎明晖。” 黎锦晖办歌舞学校不收学费,还包食宿,把自己的稿费都拿了出来。后来办不下去了,一来是因为经济方面入不敷出,二来是因为北伐成功,他在学校挂出了青天白日旗,这在租界是不允许的。不得已他改办“美美女校”,后又成立了“中华歌舞团”。 就是在这期间,他开始创作《毛毛雨》等几首成人流行歌曲,但还在团内流传,没有公开演出。随着“中华歌舞团”在南洋各地巡演,除了儿童歌舞剧、《总理纪念歌》外,黎明晖还演唱了《毛毛雨》、《落花流水》等6首“新型的爱情歌曲”。这些歌曲在国内印刷发行,两毛钱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