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与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doc

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与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与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

德邻技术交流资料 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与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摘 要 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免疫屏障,文中综述了肠黏膜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肠黏膜免疫应答过程、功能性氨基酸的营养与免疫作用。断奶仔猪日粮的合理配制需考虑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性氨基酸的添加,研究促进肠道黏膜免疫的营养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功能性氨基酸;营养 仔猪断奶后,由于母乳中被动免疫成分的停止供应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有效利用日粮中的复杂多糖和植物蛋白(Grinstead 等,2000),且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Deprez 等,1986),断奶会导致仔猪肠道形态的改变,如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增生(Kelly等,1992),此外,刷状缘酶活性也会减少,导致小肠吸收能力的损伤(Hampson 和Kidder,1986;Hampson,1986)。以上原因都会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生,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黏膜组织是一个巨大的外环境表面,是机体和外界环境进行交流的场所,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在肠道黏膜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都是通过黏附在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表面,然后通过黏膜细胞的转运而进入体内。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肠黏膜免疫系统处于大量抗原包围中,既要维持肠黏膜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外来食物抗原产生免疫耐受,保障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又要发挥黏膜防御功能,对肠道内条件致病菌、外来菌进行免疫监视和清除;同时还要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稳态(Neutra 等,2001;Bouskra 等,2008)。其中肠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机体的防御屏障,清除和排斥外源分子,保护机体免受损害。 1 肠黏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肠道内的黏膜免疫系统由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GALT)组成。GALT 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组织化的淋巴组织(organized lymphoidtissue),如派氏结(Payer patch,PP)、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oid node,MLN)及较小的孤立淋巴滤泡。这些淋巴组织是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诱导位点(inductive site)。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PP 区域的滤泡相关上皮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M细胞(microfoldcell,微皱褶细胞)。M细胞能够主动吞饮抗原,表现出高度的跨细胞转运活性;另一种是呈弥散分布的淋巴组织(scattered lymphoid tissue),即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及固有层(lamina propria,LP)内散在的淋巴细胞,它们是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免疫保护功能的效应位点(effectorsite)。 1.1 肠黏膜免疫的诱导位点 仔猪出生时PP就完全形成,出生后前几天可观察到淋巴细胞的增殖、扩散和迅速形成淋巴组织。在猪的空肠和回肠上段约有30个相互独立、弥散分布的PP,在回肠末段有连续的PP,在结肠也有10个不规则的PP,PP中的T淋巴细胞(CD4+和CD8+)在出生后不断增加。PP是最典型的黏膜淋巴样滤泡,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区:圆顶区、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区(B细胞区)和T细胞依赖区。PP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覆盖在圆顶区上的淋巴上皮中有特殊的抗原捕捉细胞——M细胞。M细胞的微皱褶之间具有许多胞饮部位,在M细胞的基底面凹陷成袋状,袋中含有T细胞、B细胞及巨噬细胞。当黏膜表面的抗原与M细胞膜结合后,M细胞便将其吞入形成吞噬小泡,再直接迅速转运至M细胞基底膜侧,并将抗原释放入上皮下淋巴细胞(Neutra 等,2001;Wittig 等,2003;Lotz 等,2007)。因此,M细胞被认为在向肠道集合淋巴结传递抗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抗原被转运到PP后,在滤泡区受到加工并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引起抗原特异性B和T淋巴细胞兴奋。随后,它们离开PP并通过系统循环(通过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迁移回黏膜固有层,在LP分化成可以分泌大量抗体的浆细胞(Kelly 等,2007;Lotz 等,2007)。 1.2 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位于肠绒毛上皮细胞之间,存在于动物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其中以空肠中最多。绝大多数IEL是T细胞,且多数为CD8+ T 细胞,其他的为CD4+和CD3+ T细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T细胞与脾脏或外周淋巴结中的T细胞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T细胞可表达CD69 和αEβ7整合素,因此,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T细胞对丝裂原的刺激很少产生增殖反应(Agr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