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物质的分散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E、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F、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物质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KCl、KOH 、CaCl2 、 Ba(OH)2、 HCl、Na2CO3 * * * * × 物质的分散系 田丽娟 清晨的森林 阳光明媚 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 雾天,车灯射出的光柱 1、分散系概念: 2、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质、分散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3、分散系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浊液:大于10-7m 胶体:10-9~10-7m(即1nm~100nm) 溶液:小于10-9m 分散系 利用逐层过滤(滤纸、半透膜原理) 探究: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滤纸 半透膜 1nm~100nm 100nm 1nm 均一 较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均一 稳定 不能 不能 能 能 不能 能 分散质微粒大小 外观特征稳定性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否透过滤纸 胶体 浊液 溶液 分散系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胶体的性质: 光线通过硫酸铜溶液 光线通过氢氧化铁胶体 ①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②吸附性(作净水剂) 胶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悬浮 颗粒而作为净水剂。 Al(OH)3胶体、Fe(OH)3胶体 练习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A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C 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结论: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磷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蔗糖和酒精的水溶液却不能导电。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NaCl溶液能够导电: 溶液中有离子,且离子能够自由移动 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离子 NaCl、NaOH固体: 不导电,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所含物质类型: 酸:H2SO4、H2CO3 、醋酸 碱:NaOH、NH3·H2O 盐:NaCl、CaCO3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 水(H2O)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所含物质类型: 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 大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 氨气(NH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BC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电解质 单质 非电解质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该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 的离子而导电。 如:CO2、SO2、SO3水溶液可导电,但都不是电解质,。 (4)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也是电解质。 如:BaSO4、CaCO3难溶于水,但是电解质。 3、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42- Ba(OH)2 = Ba2+ + 2 OH- 注意: 所带电荷数等于化合价的数值、 原子团不可拆 Na2CO3 = 2Na+ + CO3 2- KCl = K+ + Cl- HCl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