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4.1转基因生物安全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4.1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解读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例题1:(多选)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将毒素蛋白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B.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C.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农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D.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提示:基因的表达离不开启动子和终止子,因此必须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一步。 C D 例题2: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的产物 C 新的细胞核 D. 相应性状 D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家是: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 转基因农作物中,以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 * * * * * * * * * 如果这些菜椒的包装上 标注“转基因”的字样, 你还敢吃吗? 假如真有这种“新西瓜”出现,你会买来吃吗? 它对其他生物、环境等会产生不良影响吗? 你认为它是动 物还是植物呢? 我们是带有荧光的鱼,漂亮吧! I worry about 外星来客??? I worry about 带有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玉米 你会出现这种表情吗? 转基因 标签 为什么强调这个呢? 这种标志的出现, 说明了什么呢?zxxk 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学习目标: 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学习重点: 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回顾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 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定向改造生 物遗传特性 体外 按照人们的愿望 分子水平操作 操作技术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获取目的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 zxxk 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 (1)微生物方面: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后,使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一种假单孢杆菌即“超级细菌”等. 基因工程制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例如: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乙肝疫苗、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GM-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2)基因工程制药: (3)转基因动物方面:科学家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 成生物反应器zxxk 想一想:为什么长得这快? 转入荧光素酶蛋白基因的发荧光烟草 (4)转基因植物方面: 转基因金大米 改变花色增强观赏价值的 转基因矮牵牛花 转基因植物方面: 转基因花菜 转基因植物方面: 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转基因生物 安全吗? 其实,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伯格教授在DNA重组技术诞生之初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他曾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DNA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以便让科学家们有时间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读教材P88页,回答 1.争论的原因是什么? 2.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a.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空机制都了解的相当有限; b.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分往往是随机的. 1.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