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然气储层评价的新参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气储层评价的新参数

天然气储层评价的新参数——充盈度 2011-5-5赵良孝 邢会民摘要:在天然气储层识别和生产能力评价中,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应用挖掘效应进行气层判断时误差较大;二是根据孔隙度、空隙空间结构、渗透率、饱和度、有效厚度等参数来确定生产能力时,其参数值越大并不表明产能越高。为此提出了天然气充盈度的概念,在分析充盈度及天然气密度的决定因素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的含氢指数和经骨架密度校正的密度孔隙度及其相应图版,计算地层孔隙度及冲刷带含水饱和度,然后再根据密度体积方程计算地下天然气密度,最后计算出地层压力和充盈度参数。根据所计算出的充盈度结果,不仅搞清了产生上述矛盾的机理,而且还发现充盈度与产能有着良好的正相关性,从而提高了天然气储层评价的准确度,有助于科学预测气藏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关键词:充盈度;天然气;储集层;生产能力;密度;数学模型;评价 ??? 天然气充盈度的概念为: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的密度与标准温度、标准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密度的比值。 1 天然气储层评价中出现的两个矛盾 1.1 天然气储层识别中的矛盾 ???以往对储层进行气水或油气判别时,主要基于天然气的低含氢指数及挖掘效应,气层视中子孔隙度降低,而声波和密度视孔隙度增高,且其差别越大,越符合气层特征。但在测井解释中却发现有些高产气层的视中子孔隙度并不很低,而密度、声波视孔隙度却增大不多,故经常导致气水或油气判别失误[1~2]。如图1和图2所示,它们分别是苏里格气田某井产气3.89×104m3/d气层和土库曼斯坦气田某井产气21.0×104m3/d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显然高产气层的视孔隙度关系反而更接近水层特征。 1.2 天然气储层产能评价中的矛盾 ???在对天然气储层进行测井定量评价中,只用了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4个基本参数。但近来在气层评价中,发现有些储层,上述4个参数基本相同,而产能却差别较大,甚至出现4个参数较好的储层,而气产量反而低于4个参数较差的储层(表1)。 1.3 两个矛盾现象的启示 ??? 为解释上述矛盾,可从天然气的聚集过程讨论。当天然气向一个被地层水充满的水层运移和聚集时,先将其可动水逐渐驱替,直到全部驱出后,如天然气压力仍高于储层驱替压力,则天然气将继续进入储层,但此时不可能将束缚水驱出,只能使压力增高,直到等于储层所需的驱替压力时为止[3]。另一方面,对于气态的天然气,无论其质量多少,它总能充满与之相连通的空间。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就可能出现两个储层虽然具有相同气饱和度,却有不同的地层压力,如果天然气成分及温度相同,则反映了天然气不同的密度。 ??? 根据上述认识,就可对气层评价中两个矛盾的现象做出解释。 ??? 对于气层识别来说,一个好的气层,天然气密度较大,使含氢指数、密度和声波传播速度都增高,故减少了几种视孔隙度间的差异,从而可能将其误判为含水层,甚至为水层。 ??? 对于气层定量评价来说,当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等参数一定时,显然天然气密度越大,其储量和产量都会越高。但如将天然气密度视为固定常数,则可能将好的气层当作高含水饱和度气层,而将差的气层却当作了高产气层。 表1 松浅X1井与松浅X2井气层参数对比表 井号 层段 孔隙度 渗透率/mD 含气饱和度 有效厚度/m 试油结论/104m3·d-1 松浅X1 817~823 12% 80 62% 6 0.1478 879~887 13% 100 78% 8 松浅X2 1430~1434 8%~10% 1~5 43%~61% 4 3.7836 1440~1444 8%~13% 1~80 65%~70% 4 因此在气层评价中,除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4个参数外,还必须引入与天然气密度相关的参数。 2 充盈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1 天然气密度的决定因素 ???为引入一个既与天然气密度相关,又可用测井资料求得的参数,需首先搞清天然气密度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1 天然气组成 ???天然气以甲烷为主,乙烷次之(约占10%),还有少量丙烷、丁烷、戊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组分不同,单位体积的质量数也不同。 2.1.2 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条件 ???1) 气源充足程度:气源越充足,可能密度越高。 ???2) 气层距气水界面的高度:高度越大,压差越大,可能密度越高。 ???3) 天然气源与储层间的运移路径:越通畅,气体越容易进入储层而使密度较高;反之如遭非渗透性岩层、断层等因素的影响可使天然气密度很低,甚至完全不能进入储层。 ???4) 储层的空隙空间结构:它决定了气驱水所需的排替压力,该压力越高,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进入储层的天然量越少,密度自然越小。 2.1.3 气层的温度和压力 ???对于理想气体,温度(T)、压力(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