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泉馆古印存》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连泉馆古印存》考.

《赫连泉馆古印存》考   摘 要: 《赫连泉馆古印存》及《赫连泉馆古印续存》是罗振玉1915年、1916年先后将自己所藏玺印辑刻而成的两部印谱,也是罗氏藏印的精华。本文从两本印谱前的自序入手,结合罗氏其他论著及相关史料,介绍印谱的概况、版本及收印来源与去向 关键词: 罗振玉 古玺印 《赫连泉馆古印存》 罗振玉1915年将自己新购得的玺印编辑成谱,是为《赫连泉馆古印存》。全谱共一卷,收印332方。古玺①81方,其中官玺6方,私玺37方,成语玺及单字玺38方;秦汉以后官玺38方,私玺177方,成语玺17方;肖形玺19方。前有罗氏长序一篇,详尽叙述了自己的玺印收藏经历,阐述了历代玺印沿革,更以学者的眼光列举八事以证明“古印玺者,实于小学、地理、官氏诸学至有裨益” 罗氏于次年又得玺印四百余方,“课儿子辈钤之,以续前谱”,辑成《续存》一卷,共收印492方。古玺135方,其中官玺1方,私玺84方,成语玺及单字玺50方;秦汉以后官玺63方,私玺283方,成语玺21方。谱前亦有自序,复以谱中存印论证了前谱序中所言“古玺有关学术”的观点 《赫连泉馆古印存》(一卷)版本主要有以下三种: a.民国四年(1915)原物钤印本1册; b.民国四年(1915)上虞罗氏《?T古丛刻十种》影印本1册; c.1973年台北文华出版公司、台北大通书局《罗雪堂先生全集》五编影印本 《赫连泉馆古印存续存》(一卷)版本也有三种: a.民国五年(1916)原物钤印本1册; b.民国五年(1916)《?T古丛刻十种》影印本1册; c.1976年台北文华出版公司、台北大通书局《罗雪堂先生全集》七编影印本 另有1988年上海书店《中国历代印谱丛书》重印本,将《赫连泉馆古印存》与《续存》合印为1册 以上是《赫连泉馆古印存》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其中所收玺印的来源及去向 罗氏“四十游京师,求古玺印于都市,累岁所得,不逾百已,闻人言山东估人归自归化城购之,乃与东估约,有所得悉归予,于是后遂得玺印千余,选其尤精者数百为《罄室所藏玺印》”②,这批玺印在1911年罗氏旅居日本时售出,悉归日本人大西见山。1912年初罗氏又得到津门莫氏所藏玺印二百枚,辑为《罄室所藏玺印续集》。这是罗氏辑录古玺印的开端 关于《赫连泉馆古印存》所收玺印,自序中仅言“去年长夏撰《历代官印集存》,顿触旧好,复购求之,又得古印玺约四百,复制为《赫连泉馆印存》”③。韩天衡先生以为是“罗氏一九一四年重新购得的玺印近四百方”④ 《续存》自序: 岁甲辰得尤精者三百余,既谱而序之矣。今年春又得古玺印五百,长夏无事,复课儿子辈钤之,以续前谱⑤ 此处“甲辰”可能是“甲寅”之误,若果如此,则韩说是。但是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罗氏曾于1913年致书王国维: 今日得古玺印及元人押字二百,中有尊姓二,乞公选留其一,如何⑥? 其中提到的有王姓的元人押字有一方即为《赫连泉馆古印存》中的倒数第二方印 同信中又提到: 此文至奇,曰“廿八日骑舍印”。意是西汉或秦物也。不知有可考否⑦? 其中的“廿八日骑舍印”也收在此谱中 此外,罗氏在1915年春曾返国五十日,先到上海、淮安探亲,然后北上至济南、曲阜,接着经保定到彰德吊殷墟,再南下至洛阳登龙门,最后从上海回到日本,着《五十日梦痕录》。罗氏此行,因为亲自到殷墟探访的缘故,历来被学界关注。纵观《五十日梦痕录》,可以发现,罗氏在游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期间,除了探亲访友外,便是与收藏家来往、寻访及手拓石碑、逛古董肆。其中三月廿九日条云: 将赴彰德,不欲经都门,乃取道保定以往……于骨董肆中得砖志一,曰“安熹丞刘”,分书至佳。又得砖印一,文曰“博陵郡之印”,阳文,甚工,唐官印也。第以砖为之,殊不可解,然实奇物矣⑧ 这一方“博(按:当为“?觥薄#┝昕ぶ?印”唐官印,谱中亦有收录 由此可见,《赫连泉馆古印存》中所收玺印,大部分当来源于罗氏1913年购得的一批古玺印,还有一部分则是其1915年返国游历齐鲁冀豫时所得,可能也会有1914得到的 《续存》中所收玺印,自序中说“今年春,又得古玺印五百”。韩天衡先生认为其中“多为陈适?V旧物”⑨ 罗氏1916年6月7日致王国维的书信中提到: 近购天津古玺印约四百余枚(大约可成,然到此尚不知在何时),价至壹仟五百元。现因印书,故将雪林山水(即有沈董题字者)饶介之书卷售去,得价贰仟元有奇,然但可印书,买印之款尚无着,即此贰仟元者亦尚未到手。然若陈氏《印举》购得,则大快事,必得此书,印学乃有根柢也⑩ 又6月15日: 俟新购古印到,即印为《赫连泉馆古印续存》,已为成书七种,近年印书之瘾可以厌矣{11} 又8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