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之浅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之浅谈.

东亚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之浅谈   [摘 要] 现有的东亚飞蝗防治技术主要有: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技术。各种防治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化学农药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持效期长、使用量少、成本低、使用简便、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等特点,但其对人畜及其它益虫天敌的毒性相对较高,残留高、污染大,易形成有害生物再猖獗。生物防治是利用虫、菌、鸟类等生物的取食、侵染特性防治有害生物。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生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选择性极高、可持续侵染、持续有效、对人畜安全、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其速效性差,防治效果较低,而且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高。生态控制技术虽然对东亚飞蝗无直接杀伤的防治效果,但通过生态改造可以缩减东亚飞蝗孳生地面积,减少东亚飞蝗食物来源,控制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和数量,是可持续防治东亚飞蝗的有效方法。各种东亚飞蝗防治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优势互补,才能最终有效控制蝗虫发生,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 [中图分类号] S4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81-01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采用不同技术相结合控制东亚飞蝗的方法 1 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结合降低蝗虫虫口密度 通过多年防蝗经验的总结,同代东亚飞蝗的发生往往是高密度区与低密度区相伴;同时由于东亚飞蝗的群聚性,在大面积的发生区内,尤其是农田夹荒地、撂荒地只集中在散乱分布的点、片为害。不同代的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有时差异很大,例如本代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大、密度高,由于采取大力的防治措施,使本代残蝗数量少,下代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就明显降低。这就要求对不同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控制东亚飞蝗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化学防治作为东亚飞蝗大发生时的主要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东亚飞蝗虫口密度和数量,而试验和实践表明生物防治只适用于东亚飞蝗发生密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发生区。针对东亚飞蝗的发生特点结合以上两种防治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可采取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蝗虫虫口密度。当东亚飞蝗发生密度高、面积大时,采取化学防治方法,以期达到迅速灭杀东亚飞蝗、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当东亚飞蝗发生密度较低、面积较小时,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当东亚飞蝗总体发生程度高,但局部片区发生密度低时,采取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方法;当东亚飞蝗总体发生程度不高,但局部发生密度较高时,采取化学防治定点清除,大面积生物防治控制虫口数量的方法。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在保证有效控制东亚飞蝗虫口数量、减少农业损失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残留、污染等负面影响,保证农业生产的长期安全 2 飞机防治同地面防治结合保证无漏防降低防治成本 飞机防治东亚飞蝗具有:速度快、工效高、防效好、用药少、污染小等特点,但其受气象条件及环境影响较大,致使因飞行条件限制,某些蝗虫发生区无法进行飞机防治,预定飞防区内某些边角漏防,并且小面积发生区,大面积零散发生区不适宜采取飞机防治。而地面防治具有机动性强、组织简便、防治工作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在多年的东亚飞蝗防治工作中,飞机防治同地面防治相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在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大、密度高的地区采取飞机防治,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加快防治速度,同时组织地面专业队对飞机防治难以达到的边角、漏防区域进行补防,保证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在东亚飞蝗发生分散、密度较低的区域,采用专业队和农民联合进行地面防治,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防止了资源浪费,同时也节约了防治费用 3 生态控蝗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结合实现对蝗虫的可持续控制 生态控蝗作为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生态控制区内蝗虫密度,保护控制区内的天敌,丰富其种类,增加其数量,还可隔离蝗区,防止蝗虫扩散为害。而且生态控蝗还可与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减轻蝗害、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在当前东亚飞蝗发生情况和现实条件下,生态控制必须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和中长期持续控制蝗灾的目标 首先,在生态控蝗中必须以蝗区植被改造和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为重点,重视蝗虫孳生环境的改造,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利用,依据当地环境特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开发,在改造蝗区的同时,尽量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隔离重点蝗区防止蝗虫扩散发生,压缩蝗虫的扩散区范围,改造一般发生区和偶发区,减少蝗虫的适生环境,减少蝗虫食物来源,降低蝗虫发生程度、数量。其次,以保护利用蜘蛛类、蚂蚁类、中国雏蜂虻、鸟类等天敌为重点,综合利用其他天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