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融合下保山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保山佛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摘 要】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其文化经历了以夷文化为主体的“哀牢文化”向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永昌文化”的蜕变。南传而来的中国化佛教在这次蜕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保山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庙宇作为佛教传播过程中的宗教活动中心,其建筑装饰中不仅凝结有佛教文化内涵,自然也包涵了保山这一特定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其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正是“哀牢文化”与“永昌文化”历史发展的静态凝固
【关键词】佛教;保山;建筑装饰;文化
一、保山佛教建筑的历史文化渊源
佛教自传入中国伊始,在中国本土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第二次大统一王朝的重建,国家实力雄厚,佛教在此时得以蓬勃发展,佛教中国化进程进一步发展。据记载,保山佛教便是此时传入的。李京《云南志略》记载“云南佛法始于南诏张建成……至丰?v时,有圣僧李成眉贺者,弘扬佛法于洱海,李贤者之徒,即传法于永昌。”天启《滇志》卷十七曰:“些岛不知何许人,开元间造永昌佛法一丈六尺于灵岩山……”由此可见隋唐之际佛教便已经在保山传播。但佛教在保山得到广泛传播却是随后的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滇地的南诏国与中原王朝数战数和。战争使得汉民族迁入滇地,汉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滇地影响日益加深,并且在当时的南诏,佛教被段氏皇族奉为国教,元初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说:“此邦之人,西出天竺为近,其俗尚浮屠,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念珠。”而此时永昌地区下属于南诏王朝“南诏王朝非常重视云南西部的发展,积极加强对其西部边境的控制,并以永昌为其向西发展的基地,积极发展与境外的交往。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南诏政权积极开发永昌,向永昌地区大规模移民20多万。”大量的移民直接当时在南诏盛行的佛教进一步在保山地区推广普及。是故当时保山地区佛教发展既有汉文化的南迁影响,又加之南诏国统治阶级的积极推动下,永昌地区的佛教于此时达至鼎盛。笔者走访的保山坝子各寺庙,其中规模较大的几座寺庙光尊寺、哀牢寺,卧佛寺等皆有碑文明示寺庙始建时间便是这一时期:光尊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哀牢寺则是南诏时所修,此外大官庙,小官庙等虽无明确记载但据民间传说其建成时间亦是唐宋之时。寺庙的大量修建可见当时佛教传播的盛况
虽然佛教在初入保山早期获得较好的发展,但在其后的传播发展中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据刘义马先生考察《保山县志》所总结:保山佛教传播发展历程“唐代大盛,而明代最盛。清代,佛教又衰,特别是道咸年间,辛亥革命时期亦然。民国初年,组织了保山佛教分会,并创佛学会。抗战时期,因为腾冲、龙陵沦陷,整个保山僧侣骤减,当时保山县全县的应缘僧仅 300 余人”。笔者在走访之中也发现,保山众多寺庙其旧址大多损毁,如今所矗立的众多寺庙;较大者如梨花坞,其主殿圆通大殿与主要建筑群弥陀院便是在近代重修与新建而成,较之有名者如卧佛寺、卧牛寺、光尊寺等众多佛殿的修筑或重建都是在民国时期,其中光尊寺与卧牛寺在笔者走访之时其佛殿还在建造。此外坐落在保山城东河图镇的哀牢寺、大官庙、小官庙等寺庙在走访河图镇居民张德贤老先生与王保昌先生时了解到,这些寺庙以前是荒置的,寺庙的兴建是近三十年的事。他们记述幼时:大官庙和和小官庙虽然毗邻村庄,但偌大的寺庙之中僧侣只有寥寥数人,更多时候寺庙中是没有僧侣的,寺庙通常是村中的某位居士担任庙祝管理
综上所述;中原佛教在保山地区的传播发展历程,是隋唐之际,在佛国南诏的影响下兴起,历数代发展至明朝时期达到鼎盛,其后的清代、民国时期保山佛教曾一度衰败,到了近代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与经济的发展保山佛教再次进入了一个兴盛期
寺庙作为佛教宗教活动的场所,其发展是与佛教的传播兴衰息息相关的,佛教在保山传播为隋唐之际,而保山最早见之于史的寺庙是《滇释记》所载:“些岛法师传李贤者至大理。贤者寂,师返永昌,开龙泉寺。”龙泉寺即卧佛寺,其后的是数百年里卧牛寺、光尊寺、玉佛寺等庙宇纷纷建成,到了明清之际,保山佛教衰落,但梨花坞与栖贤寺也于那时建造而成。除却这些大的寺庙之外,保山坝子中几乎每一个村庄都建有一座小庙,众多村落之中皆修建小庙,可能是与南诏国当初所兴起的以佛堂为学堂的教育方式有关,可在典籍中未能找到与之有关的记载,原居民走访中也并未得到印证,但保山坝子佛教庙宇之多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保山佛教建筑的历史源渊可总结为兴于唐代,而缘于南诏
二、保山佛教建筑装饰的艺术风格
保山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在人力不足以突破地理空间束缚的时代,保山就已经形成了自己早期的本土文化――哀牢文化。而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古代保山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也日渐密切起来。而佛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尤其是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T258-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电缆管施工方案.docx
- 凿岩台车、潜孔钻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doc VIP
- 地理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VIP
- JMP入门与提高学习资料.pptx VIP
- CJJT257-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基础信息数据标准.doc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华东师范大学).docx VIP
- 分离工程绪论培训课件.ppt VIP
- 阅读理解之七选五五种考法(讲案)解析版-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pdf VIP
- 大厦写字楼招商部流程管理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