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与环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计与环保

生存与环保 环保与生存息息相关 (2010-5-21 14:45:35) 国家地大物博,山高林深水长,各地的文化差异很大,如果仔细去记录各地的习惯风俗,管保是一本厚厚的世界全书。但我发现,这些习惯多半与生存紧紧联系,如果与生存联系不大的话,一般不会形成规矩。 如,我家是桂元即龙眼之乡,每逢龙眼成熟的季节,房前屋后,沉甸甸的果实随手可摘,让人垂涎不止。为了防止偷摘事件,在60年代,家乡人便规定“偷一罚十” (偷一颗罚十元钱),以惩治那些道德缺失不能自律的人,十元钱在当时可是不小的一个数,而且,罚款也市场化了,据说现在是偷一罚百了。有话说,乱世须用重典,这些村民相约而制定的土规定家喻户晓,有效地扼制了偷摘歪风,由于当时经济水平不高,这些规定被看成是维持生计的有效政策,大家执行起来都很自觉。 如果对人身安全有威胁的活动,也会有一些规定,如,夏天中午,这时气热温高,应停止室外作业。但总有一些村民,干起活来就什么也不管了,常出现中暑死亡事故,为了有效警告村民引起注意,村里流传了这种说法,说是中午12点准,小鬼便出来,专抓那些干活的人,誰干抓谁,不会客气。尽管这是个编造的无稽之说,但大家也执行不误,因为这是一项有益的提醒,是一项安全防范措施,至今也还流传着。 但对于不是与生死相关的事,往往不会有规定,规定了也没人听。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污染环境,口出粗言等,似乎被看成不是个事,时间久了,积习难改,以致于很多不良的习惯在和谐社会的今天,经常发出不和谐的音符。 如果说乱丢垃圾已得到控制,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很大的改善,但与外国一些国家相比,可能又相差甚远,这里介绍一个发生在荷兰的真实事情,我想我也会像故事中的小刘一样,由拒不认错到心悦诚服。 我国古时候关于做好小事严格律已的训导不少,“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小节而成伟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但也许与生存关系不大,执行起来总不如家乡的“偷一罚十”见效。荷兰人的“见垃圾就要捡”的规定看起来很不可行,但多少年来人家却一直按这个规定去做,小刘回来后告诉大家,荷兰的环境是欧洲第一干净的城市,荷兰的位置低于海平面,人们赖以工作与生活的环境都是围海造地出来的,保护好环境,美化好自己的家园,实在是生存的需要。 今天,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与生存已是息息相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荷兰人那样爱护自己的生存之地,对破坏环境的人都像家乡人惩罚那些偷龙眼的人一样,我们的污染的局面才能得以控制,我们的空间才能有效地保护! 环境,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个人的理解,我把它分为两类: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生态,环境保护 一 生活环境 顾名思义,生活环境就是指我们的生活范围,生活环境关系着我们身边的事物,它是容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行为的空间,我们说的城市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市容卫生等等这些都可以归属到生活环境之中。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自身感受。生活环境我们看得到,听得到,所以当生活环境出现恶坏时,人能够马上感觉到,并且迅速的作出行动加以抑制和改善。比如街道的脏乱差,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活环境恶坏现象,无论是谁,都可以感觉到其存在并且做出反应。而处理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将其清除洗刷干净。当然这是治标的方法,虽然不能做到彻底的解决,但最少这是可以处理的现象。 二 生存环境 而生存环境指的不单是生态环境,它是一个大范围的,包含全部层次,各种生物系统,气候态势,生态在内的广义空间。小可以从一草一木一颗尘埃,大到万化宇宙都可以列进生态环境的范畴。当然就自身来说,我们只局限于人类所居住的小小地球,例如:四大元素,生物循环链,气候变化等这些名词都是属于生存环境的范畴。 三 不要小看你对地球的影响 就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如此庞大和广袤,所以当它出现恶坏的时候,人们是后知后觉的。温室效应,这是近几年出现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热门话题。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在大气层积聚,使热量无法排出大气层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大成因。那么受到温室效应影响的普罗大众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对这个早在十多年前环境学家就提出警告的现象进行关注呢?这就是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坏是缓慢的,当温室效应在慢慢形成的时候,单靠我们身体感官无法明显感受得到的,而通过相关科学数据和其他物种的变化数据去分析说明,又无法让人真切的信服和体会。只有在生态环境恶坏到一定程度,产生了让我们引以为戒的灾害时,才会被人所注视。 中国人总有一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总以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己身边的生活相离得太远,自己的所做的一点小事情无法左右整个事态,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安心过日子。但是他们却忘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个地球并不是只有你和身边少数几个人,在世界人口超速增长的现在,全人类如果同时做一件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