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的导电性能
物理化学学报(WuliHuaxueXuebao)
August AcmPhys.一Chim.Sin.,2010,26(8):2205-2210 2205
[Article】 www.whxb.pku.edu.cn
AOT/Triton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的导电性能
胡佳琪 旷亚非 周海晖 孙 璐 韩 雪 张宁霜 陈金华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 410082)
摘要: 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TritonX—lOO)和二(2一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 (AOT)双表面活性剂,与正己烷、
正己醇和水构成}昆合反胶束体系;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质量比、助表面活性剂含量 、水油体积 比和温度等因素对反
胶束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KaFe(CN)6/K~e(CN)在该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
明:由两种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反胶束体系电导率o-明显大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反胶束体系电导率;体系电导率随
AOT与TritonX一100的质量比w(w=mAOT:T/~Ttiton00)的变化而变化,W为0—0.4时,电导率随 增大而线性增大,之
后增加趋势变缓;W=0.96时, 达到稳定值 576tzS·cm~.混合体系电导率随溶水量的增大及温度的上升而提高;
而增加助表面活性剂可显著降低体系的电导率.在所研究体系中,Fe(CN)~-/Fe(cN)电化学反应对的氧化还原峰
电位几乎不随扫描速率变化,峰电位差约为75mV,峰电流的比值约为 1,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
比,说明K3Fe(CN)6/K4Fe(CN)在混合反胶束体系中显示出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反应由扩散步骤控制.
关键词: 表面活’.陛剂;混合;反胶束; 电导率; 电化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 0648
ConductivityofAOT/TritonX-100M ixedReverseM icelles
HUJia—Qi KUANGYa—Fei ZHOUHai—Hui SUNLu
HAN Xue ZHANG Ning--Shuang CHEN Jin--Hua
(CollegeofChemist~andChemicalEngineering,HunanUniversi~,Changsha 410082,P.R.China)
Abstract: SurfactantsP—octylpolyethyleneglycolphenylehter(TritonX一100)andbis(2一ethylhexy1)sulfosuccinate
sodium saltfAO weremixedtopreparereversenficelleswithn—hexane,n—hexanol,andwater.Theeffectsofsurfactant
massratio,concentrationofco—surfactant,volumeratio ofwatertooil,andtemperatureonhteconductivity ofhte
reversemicellesweresutdied.Theelectrochemicalbehaviorofpotassium ferdcyanide(KaFe(CN)6)/poatssium ferrocyanide
(KcFe(CN)6)inthemixedreversemicelleswasinvestigatedbycyclicvoltammetry.Theresul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u基ZnO薄膜紫外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pdf
- Cu对K-LaZrO_2异丁醇合成催化剂的影响.pdf
- Cu掺杂MgF2晶体的电子结构及光学特性.pdf
- Cu对离子液体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研究.pdf
- Cu掺杂ZnO的光学带隙和磁学性能关系.pdf
- Cu修饰的Fe2 O3/A1z 03氧载体的循环反应稳定性研究.pdf
- Cu掺杂铈基材料的乙醇完全氧化活性及热稳定性.pdf
- Cu(I)Y分子筛表面酸性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pdf
- Cu(DMBC)2(H2O)2(DMBC:3,5-二甲基苯氧基乙酸)配合物层状超分子的水热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pdf
- Cu(I)-Ce(IV)-Y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