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学课件13、治疗学各论(三)
小儿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rerbral paralysis)简称小儿脑瘫,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 本病属中医儿科的“五软”、“五迟”、“胎弱”、“胎怯”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 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辨证】 主症 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语言不清。 肝肾不足; 心脾两虚; 痰瘀阻络。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配穴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为二组,即夹脊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2)穴位注射法 (3)耳针法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的轻型有一定效果,可以改善症状,并应重视早期治疗。 2.针刺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功能训练和智力培训。 小儿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 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病因病机】 急惊风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内蕴痰热积滞、暴受惊恐。主要病机为热闭心窍、热盛动风、痰盛发搐。热、痰、风、惊四证是急惊风的主要病理表现。病变部位在于心、肝二脏。 慢惊风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辨证】 主症 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可有神志不清。 来势急骤,为急惊风,为痰热生风。 起病缓慢为慢惊风,为脾阳虚;肝肾阴亏。 【治疗】 1.基本治疗 (1)急惊风 治法 醒脑开窍,熄风镇惊。以督脉及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合谷 太冲 配穴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方义 【治疗】 1.基本治疗 (2)慢惊风 治法 健脾益肾,镇惊熄风。以督脉、任脉及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印堂 气海 足三里 太冲 配穴 操作 水沟、印堂、太冲用毫针泻法,气海、足三里用补法。配穴用补法;脾肾阳虚者,可施以温和灸或隔盐灸或隔附子饼灸。小儿不合作者也可不留针。 方义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脾。 【按语】 1.针灸对惊风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须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2.惊风发作时立即让患儿平卧,头侧向一侧,解开衣领,将压舌板缠上多层纱布塞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给予吸氧,随时吸出痰涎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肥厚性皮肤病,又称慢性单纯性苔癣,以皮肤革化和阵发性剧痒为特征,多见于成年人。 本病属中医学“顽癣”、“牛皮癣”、“摄领疮”等范畴。 西医学对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病因病机】 多因风热之邪客于皮肤,留而不去;或衣领等物长期刺激皮肤致生风化热;或情志不畅,气郁化火;或病久不愈,血虚风燥,皮肤失养。 【辨证】 主症 好发于颈后、肘、胭、骶、踝等部位,初起瘙痒而无皮疹,反复搔抓后皮肤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日久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呈皮革样苔藓样变。病人常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 风热; 肝郁化火; 血虚风燥。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止痒,清热润燥。以病变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阿是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膈俞 配穴 操作 阿是穴围刺,并可艾灸,其余主穴均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取阿是穴,先轻叩皮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2025年新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中国的能源安全(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新课标)选必修3】.pdf VIP
- ISO9001-2025年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 【附依据】企业通用--全套消防工作台账、表格汇总.docx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八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2025-2030年中国泡沫铝市场发展方向调查及投资行情价值规划报告.docx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pdf VIP
- 科迈控制器IC-NT中文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