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小妙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小妙闻

(一)只求延长一天生命(1973年8月) 王太婆,80岁,家住武汉市荣华西村,体胖,73年第二次中风,呕吐,对光反射迟钝,不省人事,脑出血昏迷,鼾声如雷已24小时,呼吸极微,病势垂危,因经济困难无钱住院,家人要求延续生命一天,待外地亲人回来见最后一面。当晚9时给针扶阳,醒脑开窍,扶危诸穴,次日醒转,继针3次患者即进食,在家人搀扶下站立,跨步,因营养不良仅生存半年。 (二)中风急性期拒针(1975年4月) 陈君,男,54岁,市一色织布厂管理干部,体胖,有心脏病史,因脑出血在医院门诊抢救,昏迷三日人事不省,其子与吾友代植樵医生系同事,延请往治,服代老中药二剂被救醒,但留下偏瘫后遗症遂上门求治,时病程已10日。首针手足立举,子婿12人见状兴奋不已,然次日患者拒针,因医院医生劝告,中风急性期针治会加重病情,患者遵医瞩,服中西药一周肢瘫无好转,肌肉日趋萎缩,无奈瞩其子上门赔礼道歉求治,经续针二月步行自如,针40次后身体康复,一年后上下六层楼,生活自理。 (注:八十年代以前企业单位均属公费医疗,要求住院的病人多,医院病床少,在此情况下中风病人难以住院,患者被医生喻为“两不走”即不好不走,不死不走的压床病人。) (三)九旬老太惊呼我有救了!(1986年11月) 1986年我与武铁公安处李君赴珠海白藤湖旅游,返程经广州,表弟卢君要我为其戚,九旬老太中风肢瘫,医院不收的病人医治,当天我已买了返程车票故婉辞,然卢李二君均力劝我往治,其目的是想亲眼见我医术的真伪,当即驱车前往,患者60多岁的儿子及一家人围成一团,我当即按治瘫诸穴针毕,痪足立即抬高20cm,老太高兴得惊呼“我有救了!”家人挽留续治,我因在职须赶返武汉工作而谢辞。 (四)局长号啕大哭。(1979年2月) 1979年2月原武汉市房产局长之子闫汉生带其同事小陈到我家求治,患者赵女士,省医玻厂退休工人,突头晕呕吐,半身不遂送省院急救,观察三日无病床未收住院,病历记载,患者神志恍惚,呕吐、运动性失语,睁眼失认,右手肌力差,右腿运动障碍,诊断:高血压,并发闭塞性脑血管病。 当时我正在家病休,赴病人家途中,闫对我说患者已昏迷,莫把她打丢了(死了),我淡然一笑。PE:患者右侧上下肢瘫,伴偏盲,失语,失认,神志不清,询问厂医血压正常,三针后患者叫痛,破口大骂,当即醒转,首针毕,足抬高20cm,家人及围观者拍手称快奔走相告。闫君回家后对其母说,何医生今天大出风头,中风昏迷病人立针立醒,足立举,其父当即号啕大哭,家人愕然,忙问是哪里痛?谁欺负你了?均摇头,最后问道是否认为接何医生来太迟致你失语,患者连连点头。 (五)一针一药挽回一命。(1986年3月) 李君,男,46岁,武汉市三机床厂车间主任,市劳模,患高血压多年,86年3月上班时入厕中风昏迷,当即送省院神经外科抢救,患者入院后人事不省,医生诊断为脑溢血,昏迷四昼夜多次下病危,其戚,我局业务室陈主任求治,当晚由该厂厂长等接往。患者人事不醒,右侧上下肢瘫,足划痕无反应,赖输氧输液,鼻饲维持生命,给针扶阳急救诸穴,并于重点穴埋线,次日呼吸平稳,四日后醒转,认识人,略语,足抬高10cm,指微动,六日后讲话,因脑部残留瘀血延代老往治,服中药三剂,(针,药各一次)半月后患者由家人搀扶步行出院。 (六)子女奔丧,喜极而泣。(1977年9月) 1.医生细查患者头顶。 朱太婆,73岁,住解放公园路电报局宿舍,患者于77年9月夜间接水时突头剧痛,昏迷急送医院,BP160/100mmHg,诊断为脑出血,无病床,回家后鼾声如雷,尿频,呕吐,偏瘫,其亲家林君上门求治,下午四时至病人家,患者鼾止,但呼之不应,眼球固定,瞳孔呈浅铜色,对光反射迟钝,吞咽不能,牙关紧闭,家属准备后事,经针后醒转,由于体衰建议到医院输液,门诊医生察看病历,询问如何醒转?家属称此乃针灸医生救醒,正质疑间,患者之邻居、该院外科史主任证实此事,医生问主穴在何处?答在头顶(百会穴),交班时两位医生仔细查找患者头部。 2.子女来汉奔丧,由悲转喜。 当晚湖南子女来汉奔丧,未进门号啕大哭,后见母亲健在喜极相拥而泣,一月后患者74岁生日延我同桌饮酒,上下四楼自如,令邻居惊奇。 3.针灸讲师辞针. 某日,与患者同一“团结户”之邻居半夜敲门,说其母病危,但比朱太婆还轻,耍求介绍何医生救治,因我出差在外,遂延请中医学院针灸讲师往治,因见病人昏迷而挽辞,后患者病故. (七)针一次顶100次。(1985年6月) 雷君,男,56岁,武汉大学人防办主任,84年11月脑出血中风,大小便失禁,昏迷,完全性肢瘫,武大刘校长亲自赴医院要求竭尽全力抢救 医院作脑室引流术及抗脑水肿等治疗醒转,但留下瘫痪后遗症,住院二 M-2 月余回武大卫生科病房,继续以药物治疗四个半月,针灸100次,六月初气候转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