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饮马河连通工程局部景观节点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饮马河连通工程局部景观节点及.doc

附件 二〇一四年第六次规划建设委员会 审定项目说明书 二〇一四年七月一日 目 录 1、学院河—饮马河连通工程局部景观节点及桥梁景观规划 1 2、清泥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局部景观节点及桥梁景观规划 5 3、垂钓园景观规划 8 4、许昌候车亭及配套设施专项规划 10 5、国道107线许昌境改建工程路线方案 11 6、中原电气谷DQG35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13 7、中原电气谷DQG36-1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17 8、魏都产业集聚区24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9、北城区52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5 10、东南片区4-3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29 11、文峰北路以东、昌盛路以北、莲苑路以西、周庄街以南地块控制 性详细规划(调整) 31 东城区北组团B2-1、B2-3、B18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35 13、东城区12-1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47 14、东城区北组团B27-1号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49 15、许州路以东、高铁站以南局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50 16、许昌邓庄110KV变电站详细规划 52 17、棕榈泉佳苑详细规划 53 18、湖西静园详细规划 58 19、许昌市中医院详细规划 62 20、许昌市殡仪服务中心详细规划 65 21、河南友邦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外环路LNG加气站详细规划 67 22、零距离换乘枢纽中心长途汽车站详细规划(调整) 69 23、河南天尊药业有限公司厂区详细规划 71 24、许昌市和协医院详细规划 74 25、宝源路清泥河桥详细规划 78 26、许都路清潩河桥详细规划 79 学院河—饮马河连通工程局部景观节点 及桥梁景观规划 学院河—饮马河位于许昌市区内,经过长葛市、许昌县、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魏都区、东城区。2013年许昌市编制完成了《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学院河—饮马河综合治理工程,是许昌市水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一步提升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城市品位,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让水生态文明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引擎。 一、项目概况 学院河—饮马河综合治理工程起点为清潩河关庄闸处,终点至学院河与许扶运河交叉处,总长约19km。该河道以景观治理为主,不承担防洪功能,永昌东路以南承担排涝功能。 1、关庄闸至永宁街段是饮马河故道,长约3.6km。以自然河道、生态湿地、郊野滨水景观设计为主。 2、永宁街至天宝路,是新开挖段,连通学院河和饮马河,长约11.5km。其中聚贤街至永兴东路段满足通船要求,以自然河道、湿地公园、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为主。 3、天宝路至许扶运河,是学院河已治理河段,长约3.9km。以改造提升为主,满足排涝及景观整体方案要求。 4、河道与城市道路交叉处的桥梁设计。 学院河—饮马河串接的芙蓉湖是新城区的景观共享绿核,串联的鹿鸣湖是东城区的景观湖泊;河岸西侧的公共绿地控制较好,形成能聚集一定人气的开放空间,亲水性好,有便捷的通道可直达;东侧岸线临城市主干道,空间连续性好但节点的通透性、景观性和标识性差。河道通过道路时用倒虹吸贯通,水流不畅,对水环境影响较大,且河道东侧为城市次干道,单边腹地,目前水质较差。 二、设计理念 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的前提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人居环境的美化;紧密结合岸线土地利用规划及功能区划分,设计科学合理的岸线和经过优化的多姿多彩的水面形式,使本工程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结合工程的整治内容及特点,本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为:“蓝色海绵”——雨时吸水,旱时贮水,兼顾旱、涝问题的弹性河道景观系统。 三、总体方案 从宏观视角出发,系统考虑河道本身与城市的关系,将河流功能与两岸城市充分融合,营造古都水链,让河流与城市共呼吸。 1、设计构思。综合考虑上位规划与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确定河流廊道的绿线蓝线宽度。在此基础上以河流为基础建立完善的雨洪管理系统,滞纳汇水区内的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雨水滞蓄区由滨河道路的生态草沟系统、雨水花园和人工湿地三级结构构成,可收集、净化汇入的雨水,既能起到保持水质的作用,又能补充河流水量,减轻上游补水压力。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增加河流摆动,延长亲水界面。采用扦插、抛石、石笼等生态驳岸形式,提升河流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分流筑岛,创造浅滩、沙洲、岛、深水区等多种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设置水堰,调节河道内水量,减少水的流失,保证旱季河道水体景观效果。 2、方案设计。河流采取分段设计实施的策略,每段采用标准段设计和重要节点设计的方式,使河流景观主次有序、便于实施。结合现状河道区位和已建成的学院河游园,整体工程分为饮马河段、新连通段和学院河段三个部分。 (1)饮马河段。景观定位以体现湿地文化和郊野风韵为主题,设计湿地文化体验园和郊野风韵体验园两个景观节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