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分析演示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重分析演示文稿

热重(Thermogravimetry,TG)分析 热重分析的发展史 热重分析基本原理 热重曲线解析 TG/DTG曲线的应用 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 热重法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 连续测量试样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常应用于物质的分解、升华、蒸发、氧化、还原、吸附和脱附等伴随有质量变化的过程。原理方框图如右所示: 发生重量变化时,天平梁发生偏转,梁中心的纽带同时被拉紧,光电检测元件的偏转输出变大,导致吸引线圈中电流的改变。 在天平一端悬挂着一根位于吸引线圈中的磁棒,能通过自动调节线圈电流时天平梁保持平衡态,吸引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与样品的重量变化成正比, 由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得到 TG 曲线。燃烧失重速率曲线 DTG 可以通过对曲线的数学分析得到。 热重曲线的解析 平台(Plateau), AB和CD段 起始温度(Ti) 终止温度(Tf) 反应区间(BC段), 从Ti到Tf 的温度间隔 阶梯(Step), BB’段 (a).阶梯位置 -重量变化温区 (b).阶梯高度 - 重量变化大小 (c).阶梯斜度 -重量变化或反应 速率 浮力的影响 空气在室温下1.18 mg/mL,1000℃时只有0.28 mg/mL,炉内样品在升温中浮力在减少,也就是说在试样质量没有变化时,只是由于升温,试样也在增重。W = Vρ(1-273/T)。V是样品及反池的体积,ρ:空气密度,这个误差原则上可以通过计算机校正,但由于浮力小,一般实验可以忽略。 空气对流 热天平试样周围气氛受热变轻上升,形成向上热气流。作用在天平上相当于减重。这可以通过对炉体的改造使其影响最小。 坩埚的影响 热分析要求样品池---坩锅不能与样品反应,没有催化活性,不吸潮,没有相变。比如碳酸钠与石英、陶瓷坩锅与SiO2在高温500℃就有反应。铂钳锅不适合作含磷,硫和卤素的高聚物试样测试的钳锅。Al2O3钳锅使用前一般要在马弗炉中1300℃以上高温处理,再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注意,不少钳锅处理后还可以反复使用! 挥发性污染物的影响 试样热分析过程中逸出的挥发物和分解产物可能在热天平上和其它部分冷凝附着,这不仅污染了仪器,使失重率偏低,待温度更高时,这些冷凝物又再次挥发产生假失重,通入N2气惰性气体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热滞后的影响 由于热传给试样有一个过程,所以炉内温度与样品温度是有差别的。 热滞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升温速率、炉内气氛、炉子的几何形状、坩埚材料的导热性和位置、试样的质量、粒度、装样的紧密程度、试样的导热性等。另外,试样在升温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也会使温度偏离线性程序升温,从而改变了TG曲线位置。试样量越大,这种影响越大。对于受热产生气体的试样,试样量越大,气体越不易扩散。再则,试样量大时,试样内温度梯度也大,将影响TG曲线位置。总之实验时应根据天平的灵敏度,尽量减小试样量,但试样量太小会影响热天平的质量灵敏度。 升温速率的影响 升温速率对TG曲线影响最大。升温速率越大温度滞后越严重,开始分解温度Ti和终止分解温度Tf偏高,反应区间也变宽。 一般进行热重测定不采用太高的升温速率,对传热差的高分子试样,一般用于10oC/分。对无机物、金属试样用10-20oC/分。作动力学实验时还要低一些 * * TG-DTA: 热分析技术发展简史 TG-DTA: 热分析方法是仪器分析方法之一,它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子能谱分析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质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等相互并列和互为补充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1887年,法国Le Chatelier发明了热分析,但作为一门独立的测试技术是 1965年国际热分析协会成立之后才被广泛接受的。1977年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在日本召开了第七次会议,给热分析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热分析包含有热重(TG),差热(DTA),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导式量热等等。TG、DTA被称为是“经典热分析” 。 热重分析的工作原理 微量热天平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典型热重曲线 如何确定起始温度、外延起始温度、外延终止温度、终止温度、半寿温度、分解5%、10%的温度呢?如下图: 几个常用术语 ①热天平(Thermobalance)在程序温度下,连续称量 试样重量的仪器; ②测温热电偶 由于不同金属接触存在接触电势,两接 触头温度一致,无电动势,两温度不同则产生E,这叫 温差电动势,是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首先发现的 。E与ΔT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