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道路抢通的论述-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doc

关于道路抢通的论述-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道路抢通的论述-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

关于道路抢通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交通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如汶川地震、北京特大水灾、舟曲泥石流、庐山地震、堰塞湖等,必须抢修道路和减少道路堵塞,降低各种交通事。 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道路损毁、交通阻断,而这时正是大量人员需要疏散,伤病人员需要救治转移、物资设备急需调至抢险救援一线的关键时刻, (一)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种类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中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气象灾害,如水、冰雪灾害等对道路交通造成损毁尤为巨大,致使道路和交通工具遭到严重破坏。 崩塌是体从高陡坡突然加速崩落。 滑坡是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积雪融化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 地裂缝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地壳活动、水的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工程地质现象。 因暴雨、洪水造成路基、路面、桥涵及其它设施的损毁。 由于路面结冰 路面结冰致高速公路堵塞、大雪掩埋列车、路面结冰导致的汽车侧翻等。 上述灾害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是目前所有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中最多的三种, 2.自然灾害的表现形式 自然灾害对道路的主要破坏形式有裂缝、沉陷、边坡垮塌、错位、扭曲、拥包造成的路面结构破坏和桥梁、隧道损毁以及水淹、滑坡、泥石流、冰雪造成的道路堵塞等。 (二)公路交通运输生产事故 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公路工程建设事故、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此类事故多为人为责任事故,事故往往会造成交通严重阻碍、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环境污染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这类事件对交通的影响主要是疫情的传染和事态的扩散。针对此类事件,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在确保控制重大传染病病源传播和事态蔓延的前提下,做到交通、客流、货流不中断。 (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此类事件对交通的影响主要是因爆炸、核辐射、生物战剂、化学毒剂、放火、决水、投放危险物质、劫持人质或交通工具等手段,造成道路、桥涵、建筑物大面积坍塌与毁损、人员大量伤亡或区域性交通瘫痪。或因突发群体事件造成车站、港口、道路严重堵塞和毁坏等。 上述突发事件中,交通事故发生频次最高,自然灾害涉及的地域范围最广,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国际影响最大。 二、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按照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和一般事件(Ⅳ级)四个等级。交通运输部负责Ⅰ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Ⅱ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Ⅲ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Ⅳ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Ⅰ级(特别重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处置能力的,或由国务院责成的,需要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Ⅰ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以及需要由交通运输部提供公路交通运输保障的其它紧急事件。Ⅱ级(重大)山西省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级)较大事件(Ⅳ级)一般事件其指导思想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提供通行条件;原则是,多头作业、连续奋战、快速推进、以通为主。 1.道路通行困难的路段,应本着“能绕则绕、能过则过”的思路快速推进。 2.滑坡体、坍塌体路段,能清则清。但大型的则不宜扰动,不宜大规模转运土石方,可直接推挖堆积体调坡。 3.泥石流路段,尽快排除水流和泥流,能清则清。 4.路基缺口处,以填为主、能通则行。 5.堰塞湖处,小型的放水保路;大型的短时间内尚难以处置。 6.桥梁垮塌处,短时间内只能架设便桥、浮桥。 (二)第二时段,道路保通,险情排除。 第二时段为地震发生1周后,救灾工作:险情排除、卫生防疫、灾民安置、生产生活初步恢复。 此时灾区大部分道路已初通,但通行能力极其有限,抗灾能力脆弱,极易出现再次中断。本阶段采用实地应急调查和部分检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的通行要求,确保公路能“通”。 其指导思想是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抢通公路主通道;原则是,安全至上、交叉作业、快速推进、以通为主。 1.一般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清方为主。 2.大型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适度展线方式翻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