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艺原理拟开实验
                    
武汉大学药学院
发酵工程实验指导
实验课程时间安排	1
实验一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正交优化	1
实验二 小型机械搅拌罐分批发酵大肠杆菌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1
实验三 粘红酵母的紫外线诱变育种	1
实验四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及外源基因导入	1
实验五 淀粉液化及糖化	1
实验六 固体发酵制作甜米酒	1
实验七(选作) 谷氨酸棒状杆菌固定化循环发酵产谷氨酸	1
附录:发酵工程实验测定方法	1
武汉大学药学院
实验课程时间
分3周完成,每周两天,分别为周三和周五,中间间隔一天:	上午	下午		第一周	周三	实验一 正交培养基配制	实验一接种,实验六甜米酒制作;灭菌实验四材料			周五	实验四动物细胞培养及外源基因导入实验六	收取实验一实验结果;配制测糖试剂;灭菌实验三材料		第二周	周三	实验三,培养皿灭菌烘干,涂布平板,诱变菌液准备	实验三,诱变、包裹、培养			周五	实验五 淀粉液化及糖化	计数实验三菌落、挑菌落培养		第三周	周三	实验二,罐准备及实罐灭菌	测定实验三胡萝卜素含量			周五	实验二接种,发酵、取样	实验二测定、模拟曲线制作		
实验一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正交优化
【实验目的】
掌握微生物培养基方法。 
【实验原理】
培养基优化,是指面对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实验手段配比和筛选找到一种最适合其生长及发酵的培养基,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以期达到生产最大发酵产物的目的。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在微生物产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是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发酵培养基,是一个发酵产品工业化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的增大,在一定条件下,单细胞生物细胞质量的多少和细胞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据此测定生长过程中菌体含量的变化可以近似表示细胞数量的变化称重法测定结果直接准确,故本实验采用法。
【实验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恒温振荡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槽、天平、电炉、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离心机等。
 (二)试剂
酵母菌种
葡萄糖、蔗糖、酵母浸粉、KH2PO4等。
【实验方法】
1、培养基的配制(见表1, 2) 
表1   正交设计因素与水平因素
水平 	葡萄糖(g/100mL)	蔗糖(g/100mL)	酵母(g/100mL)	KH2PO4 (g/100mL)		1 	1.0 	0.0 	0.5 	0.05 		2 	2.0 	1.0 	1.0 	0.1 		3 	3.0 	2.0 	2.0 	0.2 		
表2   正交实验方案与结果 
编
号	葡萄糖
(A)	蔗糖
(B)	酵母(C)	KH2PO4
(D)	生物量(g/L)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2、将上述培养基每250 mL三角瓶装入培养基100 mL后,于121下灭菌20 min,冷却。灭菌枪头备用,超净台灭菌备用。3、冷却后接种1ml,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28200 r/min培养60 h。
4、生物量测定:将接种培养至60 h的发酵液,取4 mL发酵液6000 r/min离心10 min,蒸馏水洗涤、离心三次,105烘至恒重后称重,单位g/L。 
【实验结果】
将所测得的生物量填入表2相应实验结果,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助手II进行结果处理,获得直观分析表、方差分析表和交互作用表。
【思考题】
(1)微生物生物量有哪些测定方法?
(2)本实验如采用560 nm波长测定酵母发酵液的光密度,你觉得有何改进之处?实验二 机械搅拌罐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发酵罐的操作,掌握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实验原理】
通过发酵过程测得的实验数据,依据一定的通用、经典参考模型,建立适合某一特定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实验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10L全自动发酵罐、恒温振荡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槽、天平、电炉、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离心机等。
10ml 刻度试管大漏斗发酵罐加入培养基ml离心管(二)试剂
营养组分见配方
3,5-二硝基水杨酸(DNS),NaOH溶液,酒石酸钾钠,结晶酚,亚硫酸钠,碳酸钠pH校准液
【实验方法】
(一)、动力学模型选择
按照经典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对于牛顿性流体发酵,在满足这些模型的假设条件下选择如下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函数作为本实验的参考模型          (1)
          (2)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