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备考试题人民版课件.doc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备考试题人民版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备考试题人民版课件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谷雨种棉家家忙”,这些有关谷雨节气的谚语反映出 A.保证农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B.棉、麦种植已扩展到全国各地 C.雨水过多不利于棉、麦的经营 D.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逐步形成 解析:农业谚语的形成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材料提供的农谚说明谷雨前后适宜种植麦和棉花,体现出农作物种植与季节、时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扩展”“雨水过多不利于棉、麦的经营”等信息,也无法得出“经营方式逐步形成”的结论,排除B、C、D三项。 答案:A 2.下面为某农学著作中的一幅插图,犁辕的变化反映出 A.农业耕犁技术的逐步推广 B.人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下降 C.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 D.农业对畜力的依赖性下降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犁辕经历了由直辕到曲辕的变化,而曲辕较之直辕,灵活、轻便且省力,更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故C项正确。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B、D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答案:C 3.韩非子在《耕战论》中提出“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因而必然要求“重农”。韩非子“重农”的着眼点是 A.民众幸福 B.社会稳定 C.国家富强 D.个人抱负 解析:从材料看,韩非子认为重农可达到富国强兵,可见其着眼点是国家或统治阶级政权的立场,故C项正确。 答案:C 4.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下表结构中关于这一现象“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封建王朝后期政局动荡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以土地守财观念的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的刺激 解析: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封建中央政权的软弱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王朝末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项,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根本原因”的设问要求。 答案:B 5.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二牛一人的犁耕法、翻车、耧车和坎儿井等农业成就。①是农业耕作方式之一;②是农业灌溉工具;③是农业播种工具;④主要适用于西北地区,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漏与蒸发。故符合设问条件的只有②和④,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6.《盐铁论·水旱篇》载:“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田,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柔刚和,器用便。”这一论述反映出 A.民间制铁技术得到了官府认可 B.私人所制铁农具更符合实际需要 C.官府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D.当时铁器生产基本被官府所垄断 解析:由前后两则引文史料可以看出,官府通过加强对民众的技术指导,体现出其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正确,排除A、B两项。D项表述明显与材料不符。 答案:C 7.在探究战国时期商人营利之道时,有学者引用如下史料说明,即《管子·治国》载:“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注:束,十匹也)在该学者看来,当时商人营利之道是 A.物品倒卖,哄抬物价 B.春种秋收,囤积居奇 C.把持强权,商品专卖 D.贱买贵卖,因时取舍 解析:史料的意思是,秋收时以布帛五匹,籴入粟若干;待至青黄不接之春间,以同量之栗粜出,可取得布帛十匹,即获加倍之赢利。可见当时商业全凭实物交换,主要是凭借买贱卖贵,利用不同时令间物品的比价差异来赢利,故D项符合材料之意。材料没有体现“哄抬物价”“春种秋收”“商品专卖”等信息,排除A、B、C三项。 答案:D 8.1957年3月在江苏省江宁县东善桥响龙山附近,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娘娘坟”,并出土了47件文物。下列工艺品不可能出自该墓葬的是    陶瓷       青铜鼎        青瓷        粉彩瓷    A       B       C       D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一墓葬为明代“娘娘坟”,故其出土工艺品所代表的制作技术在该墓葬前就已经出现。反之,若该工艺品所代表的制作技术尚未出现,则该工艺品就不可能出现于这一墓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粉彩瓷技术出现于清代,故D项不可能出土于明代墓葬中。其他三项工艺品所代表的制作技术在明代以前就已出现,故A、B、C三项工艺品是可能出自明代墓葬中的。 答案:D 9.下列诗句描述与下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