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这些“儒商”的精神,在企业内而言,他们重视从业人员本身的企业道德,职员忠于企业,企业照顾职员的终生。他们也注重严格的考绩,以决定奖惩
长久以来,学者们都以为世界的管理学和经营学,是地中海周边为起源,发展了一套特殊制度。欧美挟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威风,席卷世界市场。于是,大家以为他们那一套管理学和经营学,乃是最先进、也是最完备的。然而,从历史追溯发展的途径,这一套管理学和经营学,自从十七世纪以后,本身经历了许多变化,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并不是落地就拥有完美的制度。再从别处历史来看,在中世纪晚期,迄于西方力量压过回教时,回教世界也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商业版图笼罩地中海到印度洋,以及大半个欧亚大陆
又从比较近代的历史来看,日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十九世纪才突飞猛进的。他们一方面从欧美学习近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日本的企业界也拥有一些自己的发展特色。以其中著名的案例言之,松下系统―这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其本身的管理精神,却是将中国的儒家阳明学与佛家禅宗的精神结合,转型为松下的管理方式。他们有一个“松下塾”,经常在此机构训练自己的干部
中国的企业发展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时代,五霸之首齐国进行整体的改革,将封建制的管理转化为在国家体系下的专业管理。《管子》这部书,不一定是管子自己撰述,可能是由不同的学者,将齐国发展的历程,和后来的主要特色,总结集合成书。那一段齐国的经验,是在庄园经济以外开拓了市场经济,这使得齐国的国力不是仅仅立足于土地的农业生产,而是以其国民相当部分力量,投入专业的生产―例如海产和盐业,以外销换取利润,支撑国家的整体发展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中,诸国都想要尽可能发展自己的实力,仅仅依仗土地的收入是不够的。而且因为列国本身不断开拓疆土,也开发非农资源,以此转化为财富,用来维持国家继续发展,以便在列国竞争之中争取有利的地位。这些国家,是在列国体制之下,发展国际交易。在中国广大经济网内,列国之间既有竞争,也彼此依靠,其实和十八、十九世纪以后,欧美世界领导的资本主义发展形态,颇有类似之处
战国以后,秦代以及汉初,从《史记人的关联性―举例言之,以零售熟食为业的商人,竟富可敌国,宛若今日的麦当劳
中国经济在汉代以后,有一个长期的停滞,市场经济转化为实物经济。唐、宋之间,中国才有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货币代替实物,又成为交易的主要媒介。在唐代大帝国的安定环境之下,贸易交流获得强大的活力。举例言之,这个时期,为了国内货物的交流,国家设立了专门监督和管理资源流通的转运使。宋代的经济特色,乃是有一些专业的榷场与作坊。一部分是国家的专利,一部分是由国家掌管相当部分的经营,生产的货物包括钢铁、瓷器、五金用具、茶、酒等类。这些国营或是半国营的企业,拥有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当时中国生产的钢铁,据我一位老同学Robert Hartwell根据《宋会要》统计,产量超过当时全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宋代,尤其是南宋,海外贸易的收入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居然使其富足繁荣百余年。这些国营企业和半官营的海上贸易,都具有利用专才的特色,其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是一般商业可以提供的
明清时代,尤其是十六世纪以后,因为美洲的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地区的经济,正如欧洲经济一样,因为以白银作为货币,出现所谓价格革命的现象,刺激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欧洲人士,尤其西、葡、荷、英,前后掠夺美洲财富,成为最大的赢家,中国却吸收了美洲白银相当部分,扩大了内需市场的规模
明初,永乐时代,郑和六次下西洋的大局,实际上已经将中国与印度洋之间的海陆交通,连接成为海上的康庄大道。但永乐以后,中国采取闭关政策,不再有官方主持的海上贸易。那些“海商集团”,乃是沿海居民自己发展的私下贸易,将中国的商货转贩给欧洲商舶。当时,其实已有相当数量居住在海外的中国商人,建立了国际贸易的基地。但是明廷并不鼓励,而且还将其视同海寇,加以惩罚。虽然形势如此诡异,中国的企业界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肆应之道。那些“海商集团”挟其白银收入,在各处设立收购商货的据点,将货物转运到港口,然后与西方商舶交易。仅以白银和官方发行的铜币二者间的兑换而言,就是相当复杂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后半期出现许多长袖善舞的大商人,他们以政府无法管制的贵金属,兑换官方发行的铜币取得厚利;再从货物的收购和转运之中,一层一层地,获取利润
明代商人,以汪道昆为例,此人交游广阔,其经营企业的范围,跨越不同行业。很多商人也都是受过相当教育的人士,在从事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他们将儒家的人际关系和彼此尊重等理念,灌注于企业经营的过程。明清两代,安徽的典当铺和钱庄、山西的票号,许多都是跨越数百年的大企业。余英时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的儒商精神”
除了这种以货币兑换和汇兑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