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声现象.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10.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7、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1) 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 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 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 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 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 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 叉____响.小球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会 空气 不会 不会 介质 振动 音色 响度 音色 11.一天,聪明的小虎看到妈妈正在忙着洗衣,旁边的水壶里的水开了,他主动地帮助妈妈灌开水,他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虎,快满了”,说时,水真的快满了。小虎奇怪地问妈妈怎么知道快灌满了,妈妈说是凭经验。显然妈妈的回答解决不了小虎的疑惑,你能帮助他解释吗? 答:向瓶中灌水时,瓶中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振动发出的,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向水瓶中灌水,随着水的增多,空气柱越短,其频率变高,音调越高。小虎妈妈凭这个规律,根据声音来判断瓶里的水灌得快满了。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中考连接: 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 4、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也能传声。 空气 水 5、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振动 空气 6、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340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 知识框架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征 令人厌烦的噪声 人耳听不到见的声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探究活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 声音的传播需要 , 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 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具有 。 振动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 声波 能量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 340m/s 快 探究活动 发声体在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探究活动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气体、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 探究活动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探究活动 3.回声现象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 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合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所以人耳区分回声到障碍物的距离最是是17米。 (2)、利用回声可以测距。但应先知道声速V、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再应用S=Vt计算。 ★ 二、人怎样听到声音 1、途径 : 2、判断声源的位置: ; (两个) ⑴耳朵 ⑵头骨 “双耳效应” 3、声音的频率范围: Hz至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