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变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VIP

设计改变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计改变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设计改变中国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 --钱正坤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1、从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说起 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已经多达170多类。2006年中 国出口额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一。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摆上世界各国的商品架,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但是自有品牌出口额的占有量却不足10%。 到2006年10月1万亿美金的外汇储备成为一个烫手的金元宝,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使中国的经济充满了压力。 一万亿的外汇储备虽然有风险,但是的确是实力的象征。十多年来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让世界震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空前强大。没有发展中国家办过奥运会,特别是二战后,办奥运会就是实力的体现。 在全球,中国的经济奇迹的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中国现在的发展姿态其实很明显,就是从低级产业到高级产业,一级级占住了往上拼,占住了就不放弃。 可以说,我们已经摆脱了卖资源求发展的模式了,中国制造的大量产品占领了世界市场。 中国的挑战,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争夺资源上。以前发展中国家只有自己卖资源的份,谈不上和发达国家争资源,一没有特别大的需求,二没有本钱去争。连中国自己在改革开放以前以及前期都是以出口资源为主,主要是煤,石油,木材。现在经常见到中国到全球搞石油的消息,和日本抢俄国石油更是新闻焦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最新研究报告预计,2006年全年中国外贸顺差将达约1460亿美元,较2005年增加近460亿美元。但是,这巨大的顺差究竟有多少实实在在落到我们的腰包里,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可以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虚的,但GDP不是虚的。中国的GDP主要是靠内需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发展起来的中国GDP就是非常实在的,现在就算穷人家里也有这些电器。90年代中期以来,就是电话,手机,摩托车,现在是汽车、住宅,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最牛的是内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连年攀升。在世界各地面对滚滚而来的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美国和西欧国家大呼小叫,“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条款纷纷启动。“中国制造”正在遭遇全球围剿,陷入十面埋伏。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让中国的产品从低利润、低附加值向高利润、高附加值发展,让中国设计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应该关心的大事。 让我们看看“中国制造”背后的实际情况:设计在线.中国 以2004年为例,中国个人电脑出口达到600亿美元,是仅次于服装的第二大出口项目。中国从电脑出口中积累了大量顺差。然而,由于在关键部件(软件、芯片、液晶显示器等)供应及整机销售上享有较高的利润率,因此从中国电脑出口中获利颇丰的却是那些跨国大亨们:微软、英特尔、AMD、戴尔和惠普。实际上,中国只得到了较简单部件制造及电脑最后组装部分的利润(不到生产一台电脑总利润的5%)。 统计表明,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芬兰诺基亚、美国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70%,美国思科占有中国网络设备行业市场的60%......据国家工商局的资料,在中国多个行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在华跨国公司的份额均不断上升。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在华跨国公司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都在三分之一以上。 设计的薄弱让中国企业只赚个零头。中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1.5美元。一只中国生产的鼠标,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是24美元,其中渠道商能赚8美元,品牌商能赚10美元,而中国制造厂商只能赚0.3美元。 “中国制造”这个词意味着机器轰鸣,人潮如流。当谈论起它时,脑子里便闪现出廉价的民工,昏暗的厂房,混浊的空气,污染的环境,而企业在这其中赚取着微薄的制造利润和面对着日益复加的反倾销诉讼...... 因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设计产业发展,中国制造正在慢慢褪去它原有的褒义色彩。 设计在线.中国 2、“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但我们自己的设计在哪里?” 浙江省义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小商品市场”,世界小商品的价格甚至以义乌的价格作为基本指数。义乌制造和聚集的商品已辐射到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的商品,每天平均有6000至8000个外商在义乌采购商品并直接用集装箱运出。 2006年上海双年展中,艺术家刘建华把来自“小商品之都”义乌的3万多件物品带到了双年展现场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