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 均在胫骨外伤后在外院行外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治疗后感染, 于本院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一期治疗时间为7~14 d;二期治疗后, 本组患者开放性植骨效果均较好, 行皮瓣移植及创面修复术后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0~16个月, 患者骨愈合时间为31~39周, 复发率为4.00%。结论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关键词】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开放性植骨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21
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高能量损伤类型, 开放性骨折比例较高, 这类患者早期治疗复杂, 较容易出现引发创伤性骨髓炎, 而该并发症治疗困难、疗程长、复发率较高, 临床疗效不够理想[1, 2]。为探索一种高效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疗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的5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胫骨外伤后在外院行外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治疗后感染形成局部贴骨瘢痕与窦道, 均存在脓性分泌物, 患肢局部疼痛、皮温升高。本组受试者中, 男32例, 女18例, 年龄22~50岁, 平均年龄(36.14±14.32)岁, 受伤至本次入院时间8~14个月, 平均间隔(11.31±3.05)个月。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 坠落伤8例, 重力压伤10例, 其他暴力伤3例;节段性骨硬化31例, 部分骨硬化19例。本组患者均为单侧肢体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其中12例患者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 10例患者可触及胫后动脉搏动, 28例患者上述动脉搏动均可触及
1. 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 采用三期治疗方法, 具体如下
1. 2. 1 一期治疗 入院后, 立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控制原发病, 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患者胫骨创伤局部分泌物取样, 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根据检验报告结果, 为患者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改善平稳后, 采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作彻底清创, 对胫骨局部贴骨瘢痕作切除, 取出内固定残留物, 清理切除窦道及骨质, 根据术前CT彻底清除骨硬化处骨质, 并清理髓腔, 去掉坏死组织、炎性肉芽及瘢痕增生组织, 至骨断面渗出新鲜血液为止;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 坏死、炎性区域采用双氧水反复冲洗, 创面清理完毕后, 聚维酮碘溶液浸泡20 min。查看术中遗留死腔情况, 选择合适型号的引流管并剪出多个侧孔, 留置于死腔内, 覆盖VSD无菌敷料, 最后用透明的敷贴覆盖。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负压引流7 d, 打开敷料观察创面肉芽生长、填充死腔情况, 并取分泌物性细菌培养, 阴性、死腔及创面新鲜肉芽生长良好者, 可行二期治疗;肉芽生长欠佳、细菌培养阳性者行二次清创及负压引流、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至创面生长良好、感染控制为止。术后持续负压引流, 定时行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监测患者血细胞分析、C 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后, 可停止使用抗生素
1. 2. 2 二期治疗 一期治疗完成后, 行开放性植骨术, 取患者自体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 节段性骨硬化患者取髂嵴松质骨剪成直径3~4 mm 棍状骨条, 部分骨硬化患者取髂骨修剪成直径5 mm颗粒, 紧密塞入骨折端髓腔, 适当超过骨折端。然后采用敷料覆盖创面, 黏贴薄膜封闭创面, 术后7 d, 去除敷料, 查看植骨面肉芽情况, 若生长良好可行三期治疗
1. 2. 3 三期治疗 二期治疗后, 待患者植骨周缘大量新鲜肉芽生长后, 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后动脉穿支皮瓣, 行皮瓣移植及创面修复术。术后每月随访1次
2 结果
本组患者一期治疗时间为7~14 d, 平均时间(10.56±3.47)d;其中31例节段性骨硬化患者负压引流治疗4~7次, 平均治疗(5.76±1.89)次, 1例患者出现外固定架针道感染抗生素治疗7 d后控制;部分骨硬化患者负压引流治疗3~5次, 平均治疗(4.16±1.23)次。二期治疗后, 本组患者开放性植骨效果均较好, 行皮瓣移植及创面修复术后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0~16个月, 患者骨愈合时间为31~39周, 平均骨折愈合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