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史铁生散文选集》
用生命书写人生
——读《史铁生散文选集》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
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礼拜日》、《往事》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自言自语》和《史铁生作品集》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我与地坛》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
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
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
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
假如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又会是怎样?也许很多人都会信心十足地推断,他就肯定不会成为现在这个史铁生,也就是说不会成为这么一个优秀的作家或者这么一个智慧的人。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加肤浅的对史铁生的解读了。当然,如果不是残疾,他也许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但也可能走上,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智慧决不是残疾解释得了的。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我们在别的残疾人身上很少发现这一显著特点。当然,在非残疾人身上也很少发现。这至少说明,这种智慧是和残疾不残疾无关的 。关于残疾,史铁生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
残缺,是生命里的必然。与残缺相对应的一些词,可以是完整,完美,圆满。残缺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宿命,局限,遗憾。残缺无处不在。有时候,它是身体的阻障。对于史铁生而言,21岁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突而变成必须在轮椅上生活的残疾人,残缺来自双腿受到了限制,这限制是如此残酷,直接腰斩了一个人的人生,使得行动,生存,工作,爱情,精神,……一切沦为无边的困境。
显然,作品中残缺是一个涵义上远远大于残疾的概念,唯因如此,所有的生命无法置身事外,残缺而上升为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若是从圆满的角度看待生命,残缺似乎引人无计消除的悲催之感。有生有死,若生的圆满是长久,那死就是一种残缺。有聚有散,若相聚是一种圆满,那离散就是一种残缺。有少有老,若青春是一种圆满,那衰老就是一种残缺。
有美有丑,若美丽是一种圆满,那丑陋就是一种残缺。有健有弱,若健康是一种圆满,那疾病就是一种残缺。有成有败,若成功是一种圆满,那失败就是一种残缺。正是因了残缺,人才懂得谦卑与顺服,才要一世的仰望与寻找。作品里清醒地认识到圆满与完美是不存在的,但人可以寻找,可以无限接近。残缺与圆满的存在意义都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人在这两者之间来回不息的精神恒途。生命有多美,就有多遗憾,有多遗憾,就有多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翻译65069.doc
- 论文:浅谈矿用提升钢丝绳的维护与保养.doc
- 论材料的耐磨性及选材原则.pdf
- 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成果.doc
- 论某桥梁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治理.pdf
- 论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优势-吴涛.pdf
- 论桥梁抗震的重要性.pdf
- 论泵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pdf
- 论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工艺要点.pdf
- 论移印技术中的色彩匹配.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