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翻译理论与隐喻翻译策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喻翻译理论与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   摘 要:从传统角度来看,隐喻被当作修辞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在认识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目前,隐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隐喻学,学者们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收益颇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总结出许多可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隐喻产生的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和基础等因素,显示或隐身隐喻,或直译,或意译,或归化,或异化,或采用其他综合方式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语的信息 A Study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Metaphor wa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a part of the rhetoric stud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tool, which is not only existing in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affecting our way of thinking, reflecting cultural cultivation. Metaphor has now become an independent subject, metaphorology, which is beneficially studied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multi-angle, according to various theories by Scholar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many feasible trans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obtained. According to metaphorical thinking mod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etc, translators should show or hide metaphor, translate literally or liberally, translate by way of alienation or domestication, or translate by using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order that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primitive information accurately. 关键词:隐喻,翻译,理论,策略 本文为北京行政学院校院级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2015XKJ017 两千多年以前,隐喻是作为一种修辞格为西方学者研究。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在其经典性著作《修辞学与诗学》(Rhetoric and Poetry)中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两千多年后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隐喻理论只局限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没有将隐喻放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交际活动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所以不能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用于解释人们头脑中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等 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过程入手,对适用于隐喻的各种翻译理论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多种理论,对隐喻的各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提出了隐喻翻译几项策略,即:模仿、释义、异化、归化、直译、意译、转换翻译等等 一、 隐喻的翻译理论原则 1. 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并利用隐喻来创造新词或新意义。因此,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隐喻是通过喻体认知本体的,喻体是人们已知的概念或表达方式,本体是人们面对的未知的概念或事物。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先从隐喻的原域中,即本体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即喻体,相应的概念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