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第五版
9.2.2 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 ? + C1 ? + C2 ? + C3 ? + C4 ? + C5 ? + C6 ? + C7 VREF R R R R R R R R/2 C1 1D C1 1D C1 1D C1 1D C1 1D C1 1D C1 1D CO1 CO2 CO3 CO4 CO5 CO6 CO7 Q Q Q Q Q Q Q I1 I2 I3 I4 I5 I6 I7 优先编码器 D0(LSB) D1 D2(MSB) vI CP VREF/15 3VREF/15 5VREF/15 7VREF/15 9VREF/15 11VREF/15 13VREF/15 ①0≤vI<VREF/15时,7个比较器输出全为0,CP到来后,7个触发器都置0。经编码器编码后输出的二进制代码为: D2D1D0=000 ②VREF/15≤vI< 3VREF/15时,7个比较器中只有C7输出为1,CP到来后,只有触发器FF7置1,其余触发器仍为0。经编码器编码后输出的二进制代码为: D2D1D0=001 ③3VREF/15 ≤vI<5VREF/15时,比较器C7、C6输出为1,CP到来后,触发器FF7、FF6置1。经编码器编码后输出的二进制代码为: D2D1D0=010 ④5VREF/15≤vI<7VREF/15时,比较器C7、 C6、 C5输出为1,CP到来后,触发器FF7、 FF6、 FF5置1。经编码器编码后输出的二进制代码为: D2D1D0=011 依此类推,可以列出vI为不同等级时寄存器的状态及相应的输出二进制数。 模 拟 输 入 比 较 器 状 态 数 字 输 出 vI CO1 CO2 CO3 CO4 CO5 CO6 CO7 D2 D1 D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REF V ) ~ 0 ( 15 1 REF V ) ~ ( 15 3 15 1 REF V ) ~ ( 15 5 15 3 REF V ) ~ ( 15 7 15 5 REF V ) ~ ( 15 9 15 7 REF V ) ~ ( 15 11 15 9 REF V ) ~ ( 15 13 15 11 REF V ) 1 ~ ( 15 13 在并行A/D转换器中,输入电压?I同时加到所有比较器的输入端。如不考虑各器件的延迟,可认为三位数字量是与?I输入时刻同时获得的。所以它的转换时间最短。 缺点是电路复杂,如三位ADC需7个比较器、7个触发器、8个电阻。位数越多,电路越复杂。 为了解决提高分辨率和增加元件数的矛盾,可以采取分级并行转换的方法。 单片集成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的产品很多,如AD公司的AD9012 (TTL工艺8位)、AD9002 (ECL工艺,8位)、AD9020 (TTL工艺,10位)等。 电路特点 9.2.3 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 1、转换原理 所加砝码 重量 结果 逐次逼近转换过程与用天平称物重非常相似 。 第一次 8 克 砝码总重 待测重量Wx ,8克砝码保留 8 克 第二次 再加4克 砝码总重仍 待测重量Wx ,4克砝码保留 12 克 第三次 再加2克 砝码总重 待测重量Wx , 2克砝码撤除 12 克 第四次 再加1克 砝码总重 = 待测重量Wx , 1克砝码保留 13 克 所用砝码重量:8克、4克、2克和1克。 设待秤重量Wx = 13克。 基准电压UREF n位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