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最新立项报告格式
编号: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x(工程对象名称)xxx (保护工程类型)立项报告
编制单位: (盖章)
申报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目 录
1.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2. 项目概况………………………………………………………………
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5. 项目实施计划 …………………………………………………………………………
6. 经费估算…………………………………………………………………………………
7. 附 件…………………………………………………………………………………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公 布 批 次 所 在 地 省(自治区、市) 县(市) 镇(乡、街道) 村 使 用 管 理 单 位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沿革
保护规划编制情况 □ 已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公布时间:
□ 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 批准时间:
□ 正在编制 预计完成时间:
□ 尚未开始编制 预计启动编制时间: 2.项目概况
工程对象名称 保护工程类型 □抢险加固工程 □修缮工程 □迁建工程 □安防工程
□消防工程 □防雷工程 □其他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
项目是否列入文物保护规划 □是 □否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基础工作描述
保障条件
5.项目实施计划
6.经费估算(万元)
经费类别 工作内容及估算 经费合计 前期经费概算 工程经费估算 工程总估算 其中拟申请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 专项补助经费 拟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前期经费
万元 拟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前期经费
万元 7.附件
7.1图纸
7.2现状照片
7.3相关试验、监测报告等
7.4保护规划公布文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等
7.5其他相关材料
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1.立项范围
立项范围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壁画、彩塑等相关附属文物的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建工程。安防、消防、防雷工程属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
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立项报告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管理单位组织编制。由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统一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报。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对工程内容、必要性、可行性、经费估算等申报内容进行科学评估,经初审同意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
3.立项报告填写
3.1编号
立项报告编号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分年度统一编写。编号由年度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代码和立项报告流水号组成(见对照表)。作为附属文物的壁画、彩塑的类别代码按其所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代码归类。如古建筑中的壁画、彩塑类别代码为3。
示例:
文物保护工程名称: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修缮工程
编号:2013-14-3-001
附:对照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对照表
11 北京市 12 天津市 13 河北省 14 山西省 15 内蒙古自治区 21 辽宁省 22 吉林省 23 黑龙江省 31 上海市 32 江苏省 33 浙江省 34 安徽省 35 福建省 36 江西省 37 山东省 41 河南省 42 湖北省 43 湖南省 44 广东省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 46 海南省 50 重庆市 51 四川省 52 贵州省 53 云南省 54 西藏自治区 61 陕西省 62 甘肃省 63 青海省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