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0路面砼配合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5.0路面砼配合比

F5.0路面砼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要求 1.混凝土设计坍落度30mm~50mm; 2.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5.0MPa; 3. 混凝土使用后八轮平板自卸车运送。 二、使用部位: 隧道混凝土路面 三、设计依据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_F60-200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四、原材料说明 1.水泥:采用莲花牌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集料:采用福建南安的河砂。 3.粗集料:采用天马山碎石场生产的4.75~31.5mm级配碎石。 4.水:饮用水,符合要求。 5.外掺剂:采用厦门市创慧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XH-Ⅱ普通型混凝土抗折剂,掺量2.0%。 五、确定试配强度 1.计算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c fc=fr/(1-1.04*Cv)+t*s fc=5.0/(1-1.04*0.08)+1.36*0.40 fc=6.0(MPa) 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fr=5.0MPa; 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r=5.0MPa, 则s=fr*Cv=0.40MPa 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 碎石混凝土: W/C=1.5684/(fc+1.0097-0.3595*fs) =1.5684/(6.0+1.0097-0.3595*8.7) =0.40 f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7MPa 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性要求,故选定最大水灰比0.39,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 3.选用砂率Sp(%)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2%; 4.计算用水量Wo(Kg/m3) Wo=104.97+0.309*SL+11.27*C/W+0.61*Sp =104.97+0.309*40+11.27*2.564+0.61*30 =164 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 SL—坍落度(mm),设计坍落度30-50mm,故取值40mm; Sp—砂率(%); C/W—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W/C=0.39,所以C/W=2.564 满足JTG F30-2003中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3 Kg/m3,故取W=153 Kg/m3。 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 已知Wo=153 Kg/m3,W/C=0.39,则水泥用量 Co=Wo/(W/C) =153/0.39 =392 Kg/m3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不宜超过400Kg/m3,由此取水泥用量385Kg/m3。 外掺剂掺量2.0%,外掺剂=385*2.0%=7.7 Kg/m3 6.砂石材料用量计算 按质量法计算,混凝土单位质量取值为:2430Kg/ m3, M水泥+M水+M砂+M石=M砼 M砂/(M砂+M石)*100%=Sp% 已知M水泥=380Kg/ m3,Sp%=32%,M水=153Kg/ m3,M砼=2430Kg/ m3,所以M砂=(2430-385-153)*32%=605 Kg/ m3,M石=(2430-385-153)-605=1287 Kg/ m3。 按基准配合比试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两个配合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 初步设计3个配合比为(重量比) 序号 配比 编号 水灰比 单位体积各种材料用量(Kg/m3) 砂率(%) 水泥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 粉煤灰 1 试配1 (基配) 0.37 414 578 1286 153 8.27 / 31 1 1.40 3.11 0.37 0.02 / 2 试配2 0.39 385 603 1282 153 7.70 / 32 1 1.54 3.27 0.39 0.02 / 3 试配3 0.41 373 628 1276 153 7.46 / 33 1 1.68 3.42 0.41 0.02 / 2. 调整工作性 W/C=0.37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拌合物,测定其坍落度为mm;拌合物表观密度为 Kg/m3; 7天抗压强度为 MPa; 28天抗压强度为 MPa; W/C=0.39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拌合物,测定其坍落度为 mm;拌合物表观密度为 Kg/m3; 7天抗压强度为 MPa; 28天抗压强度为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