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剂学(中药)培训资料解读
共 页第 页 Ⅰ.剂型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P5) (二)剂型的分类 ◆按形态分类: 1.液体制剂:注射剂、糖浆剂、搽剂、洗剂等 2.固体制剂:片剂、散剂、丸剂、膜剂等 3.半固体制剂:软膏剂、栓剂等 4.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等 形态相同的剂型,制备特点比较相近。剂型的形态不同,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也不同,如口服给药时液体剂型发挥作用比固体剂型快。 ◆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制剂:口服后进入胃肠道,经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混悬剂等。 2.非经胃肠道给药制剂:是除口服给药以外的全部给药途径,包括 注射给药:如注射剂,包括静脉、肌内、皮下、皮内、穴位注射等几种注射途径。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含漱剂、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的栓剂、软膏剂等。 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结合密切,能反映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对剂型制备的特殊要求。 ◆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溶液型、胶体分散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7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的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 200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剂型有32种(西药中药),分别为 片剂、注射剂、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眼用制剂、丸剂、植入剂、糖浆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 # 锭剂、胶剂、煎膏剂(膏滋)、贴膏剂、合剂、滴丸剂、酒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膏药、露剂、茶剂。 (三)剂型的重要性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形式,对药效的发挥极为重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如:硫酸镁口服可作泻下药,但25%硫酸镁注射液1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5%溶液,静脉滴注能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痉作用。 ◆所包药物与附加剂对软胶囊剂质量的影响 * 由于软质囊材以明胶为主,因此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如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 * 但应注意: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醛可使明胶变性,因此,均不宜制成软胶囊。 * 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导致泄漏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总论:中药提取的概念. 提:提炼,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份提炼出来。 取:精取,把提炼出来的有效成份分离出来。 有效成份:是指具有医疗效用和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 无效成份:是指与有效成份共存的其他化学成份。 当溶剂加入到粉碎的药材中,由于扩散和渗透作用,使溶剂逐渐通过细胞壁渗透到细胞内。溶剂在细胞内溶解了大量的可溶性成份,造成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而产生了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内的浓溶剂不断向外扩散,而细胞外的溶剂又不断进入……直至达到动态平衡。 浸润 溶解 扩散 置换 浸润:指溶剂通过毛细管进入细胞组织中(渗透作用)。 溶解:指可溶性成份溶解在溶剂中。 扩散:指溶剂溶解可溶性成份后形成的浓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置换:指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内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细胞内。 1.浸渍法: 2.煎煮法: 3.渗漉法: 4 .回流提取法 (5)提取法 定义:是将处理好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水或醇)在常温或温热(60-80℃)情况下浸渍,使药材有效成份浸出的一种方法。 a.分类 冷浸法:常温下进行(浸出率较差,且需时间长) 温浸法:在60-80℃温度下进行(浸出率更高,时间更短) b.优点: ①此法适于提取有效成份遇热易被破坏及含淀粉、果胶、粘液质多的中药。 ②浸出液的澄明度较好 c.缺点: ①提取时间长,且水提液易霉变质 ②提取有效成份不完全 1.浸渍法: 定义:是将经过处理过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煮沸,使其有效成份煎出的一种方法。 a操作方法: 药材粗粉或切碎,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开始计时(并保持微沸),到时间后再过滤,放出煎煮液,反复多次至煎液味淡为止。 b注意事项: ① 药材应为加工好的净药材。 ②加水量应为药材量的6-8倍。 ③应加热至沸后才开始计时。 2.煎煮法: 2.煎煮法: c.优点: ①此法简便易行,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份。 ②尤其适用有效成份能溶于水,对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L防潮等级-J-STD-020(湿度敏感等级分类解说).docx VIP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202X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春风为伴 安全与我童行 课件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至2030爆炸物探测扫描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