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 系列梯度稀释、分别涂布 操作过程分两个步骤: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 二、纯化大肠杆菌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 常用于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三、培养菌种 将接种的培养基(至少三个,why?)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倒置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 四、观察记录: ①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 ②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 菌种的保存 1、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置于4℃冰箱保存。 2、长期保存:甘油管藏法 固体斜面培养基 Thanks! *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条件: 1、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2、确保其他杂菌无法混入 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 微生物 原核类: 真核类 非细胞类: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真菌: 原生生物: 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 病毒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 拟核:大型环状DNA分子,控制细菌的主要遗传性状。 特殊结构 荚膜:多糖(保护和鉴定) 鞭毛:运动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恶劣环境有抵抗力 某些细菌细胞里形成的椭圆形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超强的抵抗力。芽孢小且轻,可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细菌的芽孢 —无繁殖能力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 根霉 曲霉 青霉 菌落 —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培养基 概念: 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一般都含有 四类物质,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 以及 的要求。 基本成分: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pH 特殊营养物质 O2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 1、同一种物质不能既做碳源,又做氮源? 2、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3、NaHCO3只能提供碳源? 4、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5、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 【典例练习】 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 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 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D 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鉴定 —按物理性质分 培养基的分类 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来鉴别特定的微生物。如:伊红-美蓝培养基可鉴别大肠杆菌。 培养基—按用途分 菌落呈深紫色,且有金属光泽 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加氮源的培养基: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唯一碳源为纤维素的培养基: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几种典型的选择培养基 泛指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菌技术 1)清洁和消毒 2)灭菌 3)酒精灯附近进行 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旁栏思考P15 消毒 无菌技术的种类 灭菌 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来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用较为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下煮30min或80℃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0%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4、紫外线照射30min消毒 照射前,可喷石炭酸或煤酚皂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