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切片26
微切片制作(二十六)
1.26 回蚀反回蚀
??? 二十年前当多层板为数不多视如珍宝的时代(以目前之主机板大小,但线路简单很多的军用四层板,彼时售价可达万元台币以上),对于通孔的品质极为重视,尤其是孔环与孔壁的互连,一定要做到十分牢靠绝无闪失的地步,务须使互连处的孔壁对孔环进行三面包夹式的钳合。也就是将玻织与树脂蚀退少许,使铜环突出而与后来孔壁完成三面密切的结合,如此乃得以确保后续高温与振动的各种作业中,不致发生不良的后分离(Post-Separation).于是当时的军用多层板均要求通孔制作回蚀(Etch Back)。
??? 今日台湾业者的多层板,早已满坑满谷数量比双面还多,Pentiumll个人电脑的主机板每片已杀价到N.T.230元,完全成了便宜的量产商品。时过镜迁之下还谈什么免于后分离的可靠度,岂非焊面杖吹火痴人说萝?(事实上当孔环套接在孔壁外缘上,不管局部如何发生后分离,想要恶劣到完全分开不导通的地步也绝非可能。)
??? 是以军规MIL-P-55110E明文指出,除非客户特别指定要做回蚀者,否则一律可以免做。至于民用多层板则早已放弃回蚀,而只用以除胶渣(Desmear)做为标准流程,事实上数十年未做回蚀只做Desmear的多层板,也从未出现断路故障,与可靠度出了差错。
??? 所谓的反回蚀(Negative Etchback)事实上有两种含意,正面的说法是:将各内层孔环故意向外围退扩大少许,比上下两侧的基材要低陷一些,如此可使后来的孔壁铜层得以局部伸入,而与孔环在上下夹持中紧密结合,似乎也会比全平面式的结合要牢固一些。但此一说并不太正确,也从未见过任何使用者。IPC-A-600E曾对此做过通盘讨论。
??? 另外对反回蚀最常见的观念,则是将其当成制程的异常或故障,是大多数业者公认的负面看法。美军规范MIL-P-55110E明文规定反回蚀深度不可超过0.5mil。IPC-6012对 Class 1& 2板子要求不可超过1mil,对Class 3的板子要求不可超过0.5mil,也都认为是通孔品质上的缺点,但斜口处一律不许超过3.5mil.
???
图1 PTH一旦微蚀过度即会造成反回蚀,且对黑化层攻击还会造成楔形缺口,右图幸有化学铜强力导通方使电镀铜有机会去弥平缺口。
??
图2 上左为100X之老式八层板通孔切片,可清楚看到标准的正回蚀,即镀铜孔壁对突出的孔环进行三面包夹式的结合。上右为正回蚀之200X另一细部画面,不过当年酸性电镀铜品质尚差,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孔铜狗骨现象。
??
图3 上二者均为500X反回蚀特写镜头,左图反回蚀尚不明显,右图则可见到电镀铜孔壁已深入反回蚀之铜箔环侧,且其结合情形也极好几乎未出现凹陷。
? ?
图4 上三图均为200X之反回蚀画面,左图情况较轻微铜箔退缩甚少,中图退缩已增大,右图环面退缩已达1mil,且上下两侧缩退颇深,其中下侧之光面黑化层处更为深入,此等斜角在MIL-P-55001E中称为Shadow.
? ?
图5 上左二图为200X反回蚀较严重之画面,尤其是黑化面斜口之渗蚀深度更为明显,是造成孔壁Wedge Void的原始病灶。右500X镜头中见到严重反回蚀,但已被化学铜与电镀镀所填平。该镀铜层从两端向斜口处联合进军,二者最后合流(界分线很清楚)并整平该处之凹陷。但左侧空心缺口却未填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