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学四五讲ppt课件
刑法理论与实务 第四、五讲 犯 罪 论 第五章 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 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既包括为了自己实行犯罪,也包括为他人实行犯罪。表明行为人有确定的犯罪故意。 (二)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三)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未能着手的核心是着手如何认定,在犯罪未遂一节讲解。 (四)犯罪预备必须是被迫停止的。 如果是自动停止的,应该叫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而不应该叫犯罪预备。 第二节 犯罪未遂 根据实质的客观说中的危险结果说,行为人着手实施了紧迫侵害法益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被迫放弃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核心是着手的认定。 一、犯罪未遂的特征 (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着手是实行行为的开始,实行行为只能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的 行为。 (二)犯罪没有既遂 (三)停止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具体包括三种情况:1、抑制犯罪意志的原因;即某种事实使得行为人认为自己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继续实施犯罪,从而被迫停止的。2、抑制犯罪行为的原因;如被他人发现而制止。3、抑制犯罪结果的原因;行为实行完毕,但是某种情况阻止了侵害结果的发生。 二、特殊类型犯罪的着手 1、隔离犯的着手。如甲乘乙出差之机,溜进乙的住宅,在乙的酒中投放了毒药。根据实质的客观说,只有当乙将要喝毒酒时,才产生杀人的紧迫危险,才是着手的时间点。但是如果行为人从甲地邮局寄送爆炸物至乙地,爆炸物随时可能爆炸,则行为人寄送时就是实行行为的着手。 2、 间接正犯和原因自由行为的着手。如甲要求儿童乙窃取他人财物,不是下达命令时是着手,只有当乙现实地开始盗窃时,才能认定甲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因为只有当乙现实地实施盗窃行为时,才产生侵害财产的紧迫危险。同样,在原因自由行为的场合,应当以行为人实施结果行为、造成了危险结果时为着手,而不是开始实施原因行为时为着手。 3、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着手。保证人(作为义务人)延迟履行义务,给被害人造成直接危险或者使原来的危险增大时,即在法益面临紧迫并具体的危险时仍然不作为而导致结果可能发生时,就是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着手。 三、犯罪未遂的类型 (一)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所认为的完成犯罪的必要行为已经实施 完毕)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二)能犯未遂(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可能达到既遂)和不能犯未 遂(行为本身不可能既遂)。 四、未遂犯的认定 (一)与不能犯的区别 不能犯指绝对不能犯,即行为不具有侵害法益的任何危险性。按照无罪 处理。未遂犯虽然行为不能达到既遂,但客观上有侵害法益的具体危险性。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就在于,在未遂犯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对一 般人来说是有威胁性的,是有引起结果的危险的;而不能犯是不能引起作 为结果的危险的。 迷信犯是不能犯的一种,指行为人基于认识的愚昧而误以为无害的手段 能够产生危害结果,进而实施的情况。迷信犯的行为在客观上没有侵害法 益的危险性。 (二)与幻觉犯的区别 幻觉犯,指某种事实并不违法,但行为人误认为违法。由于行为不具 有危害性,所以无罪。 第三节 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基于自己的意志中止了犯罪所呈现的形态。 一、中止的时间性 从时空阶段上看,犯罪预备只存在于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实行 阶段。而犯罪中止则既可以存在于预备阶段,也可以存在于实行阶段。 二、中止的自动性 (一)关于自动性的理论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关于中止的自动性的理解,我国刑法学界通常采用弗兰克公式来认定。 即能达目的而不欲,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为犯罪未遂。这里的 “能”与“不能”,应以行为人的认识标准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客观事实进行 判断。犯罪中止具有任意性,而犯罪未遂具有被迫性。 (二)关于自动性的具体问题行为人中止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有基于悔悟、怜悯,有基于对刑罚的惧怕等等。在很多案件中,引起行为人放弃犯罪的原因可能是既有主观的考虑,也有客观的障碍。不能因为存在客观的障碍就一律否认中止的自动性,而要根据一般人的经验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