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 术 【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6~12g。 牙长不休(渐至张口进食亦感困难,这叫“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口兼内服,有效。 皮疹,或自汗不止。用白术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熟地黄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与用量】 9~15g。 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方名“地黄粥”。 病后虚汗(口干心躁)。用熟地黄五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分三次服,一天服完。 当 归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 4.5~9g。 汤火伤溃烂成疮。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成膏。等冷定后,取膏摊贴患处。 白 芍 【性味与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法与用量】 6~15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麦 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用法与用量】 6~12g。 枸杞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与用量】 6~12g。 麝香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用法与用量】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禁用。 偏正头痛: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钱,包在薄纸中,放头痛部位发中,外用布包炒盐乘热熨贴。 催生易产:用麝香一钱,水研服,立下。又方:用麝香、盐豉一两,烧红为末,以秤锤淬过酒送服二钱即下,此方名“胜金散”。 菖蒲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用法与用量】 3~9g。 病后耳聋:用菖蒲汁滴耳中。 眼长挑针: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末敷患处。 1.3 常见证候 * 心神不宁 症状:心悸、失眠、多梦、精神异常 治法:宁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 远志、龙骨、牡蛎、夜交藤) * 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眩晕、 胁胀、善太息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 青皮、枳壳 、 白芍、香附、川楝子、郁金) * 脾胃气滞 症状:纳呆、腹胀、倦怠、胸腹痞满、 腹泻便溏、呕恶 治法:理气健脾 方药:香砂六君汤(陈皮、木香、砂仁 厚朴、枳实、茯苓、党参) 情志疗法:(心理治疗) 悲可以治怒,以恻怆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以欢乐喜谑之言娱之。 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 思可以治恐,以虑此忘彼之言夺之。 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 2.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饮食失宜主要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2.1 致病特点 * 饮食不节 过饱,见腹痛腹泻、嗳腐吞酸、疳积 过饥,见神疲、乏力、面黄肌瘦 “食复” *饮食不洁 见腹痛、痢下脓血、寄生虫、中毒 * 饮食偏嗜 偏嗜肥甘厚味,见纳呆、痈疡、痰湿 * 饮食偏嗜 寒热偏嗜,见腹痛腹泻、便秘、痤疮 * 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 咸则血脉凝涩,面失光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温室大棚施工组织设计(包含道路)(实用资料).doc VIP
- 上海书法家协会书法9级理论考试.pdf VIP
- 三相大功率交错并联磁集成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doc VIP
- 华为中高层员工的述职方式、述职模型和8大述职内容!(纯干货).pdf VIP
- 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docx VIP
-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自考00037美学复习资料.pdf VIP
- 销售竞业协议范本 .pdf VIP
- 中秋博饼游戏规则.doc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