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2013年12复习本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命题逻辑部分 1.计算真值表、并由此写出主析取与主合取范式(一个命题公式的主范式具有唯一的表示形式,这样可以精减一个推理系统,去掉多余的等价的前提。其唯一性借助于小项或大项的设计,一个公式中所用到的小项或大项个数与其真值表中所对应的1或0的个数相对应,不能多也不能少)。注意:真值表与公式有什么区别? p q ?p ?púq ? (?púq) ? (?púq)ùq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0 0 0 2.设 A、B是两个命题公式,证明: a) A?B当且仅当A?B是永真式。b) A?B的充要条件是A?B且B?A。 等价与蕴涵是对两个公式进行比较的概念,性质b)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蕴涵比等价更重要。与上面两个性质相关联的一个等价公式是:A?B?A?B ù B?A. 3.证明 P→(Q→R)?Q→(P→R)? ┐R→(Q→ ┐P)证明从前提P?Q,┐(QR)可演绎出┐P证明R?S可从前提P?(Q?S),┐RP和Q推出。???├?Q, R??Q ,R∨S, S??Q ├?P 2) ?P?Q, S??Q, ?R, R∨S ├ P 谓词逻辑 写出谓词的含义、一个谓词公式的解释应包含什么内容? 谓词是命题中用于判断的部分,从语法上看就是陈述句的谓语部分,因而并不十分关注特定的个体,而是将个体作为一个变化的量来对待(类似于函数的自变量_函数形式),当这个变化的量指定为一个固定的个体时,谓词转变为一个命题(类似于函数值)。所以,谓词的逻辑表达能力比命题更精细。 谓词概念的产生源于命题概念,因而,对其进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与命题相同,如谓词公式的基本构成方式, 公式的等价与蕴涵,公式的判定等。 谓词公式的形式要复杂得多,因而研究方法及理论变得更加复杂,如个体变元可以是函数的形式_项,如量词“”、“$”的引用,出现了等同赋值概念;对公式的判定问题成为不可解;推理理论更加复杂等。 并非一切劳动都能用机器代替。 解 设 L(x): xM(x): x是一种机器, R(x, y): x被y代替。命题表示为: ?(x) (L(x) ? ($y) (M(y)∧R(x,y))) 3、数学分析中函数f (x)在点a连续的定义为: 对任意的0, 存在一个0, 使得对所有x, x – a|d, 则 |f (x) – f (a)|e, 符号化此定义。 解 令R(x): xG(x, y): x大于y。 () ((R(e)∧G(e, 0)) ? ($d) (R(d)∧G(d, 0)∧(x) ((R(x)∧G(d, |x – a|)) ?G(e, |f (x) – f (a)| ) )))。 证明等价式:┐(x)A?($x)┐A 证明等价式:(x)(A(x)∧B(x))?(x)A(x)∧(x)B(x) 证明蕴含式:(x)(A(x)→B(x))T($x)A(x)→($x)B(x) 证明蕴含式:($x)(y)A(x,y)T(y)($x)A(x,y) 集合与关系 AìBT ┐(BìA) ∪(A∪B)=(∪A)∪(∪B) 3、定理3.5.1 对于任意集合S,有S?S。 证明:设有集合S使S ∈S,由此构造一个单元集{S},显然S ∈{S},即{S}不空。由正则公理可知{S}有极小元,而{S}只有元素S,故S∩{S}= ?。但由假设S ∈S,所以S∩{S} ≠ ?,矛盾。 4、定理3.5.2 对任何集合S1和S2,都有┐(S1∈S2∧S2∈S1)。 证明:设S={S1,S2},假设有(S1∈S2)∧(S2∈S1),则S1 ∈(S2 ∩S)且S2 ∈(S1 ∩S)。于是S2 ∩S ≠ ?, S2 ∩S ≠ ?,而S1与S2都是S的极小元,故与正则公理矛盾。因此对对任何集合S1和S2,都有┐(S1∈S2∧S2∈S1) 5、一个集合A是传递集当且仅当A?P(A)。 6、从集合的观点来定义有序对x,y={{x},{x,y}},解释其合理性。 6、设R={a,b,b,c,c,a},试求r(R),s(R)和t(R) 7、设R、S、T、W为关系,证明 1) (R?S)-1=R-1?S-1 2) R?S?T?W ?R?T?S?W 3) R?(S?T)=(R?S) ? (R?T) 4) (R?S)-1=S-1?R-1 8、设R是实数集合,定义R?R上关系Q: u,vQx,y 当且仅当 u+y=x+v,证明Q是R?R上等价关系。 9、习题35。 10、已知集合{a,b,c,d,e}上的一个关系R={a,b,b,c,c,d,d,e},若将其中的有序对x,y解释成为:从结点x到结点y的有向边连接,则关系R可表示为一个有向图模型,如下 1)计算关系R的传递闭包t(R),并在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