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7基桩

17.1基桩低应变检测 17.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现场低应变动力检测的正常进行,取得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使低应变动力检测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基桩低应变检测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检测各类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推定缺陷类型、性质及其部位。 17.1.2引用标准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还可以引用铁路、公路的规范) 17.1.3 抽样方法和数量 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双方签定委托合同。 检测数量一般由建设、监理、设计三方根据检测规程和工程实际、施工状况确定桩数和桩号。 17.1.4检测项目和方法 所测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用反射波法,对每一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二次以上重复测试;对同一根基桩,三次锤击所形成的三条波形曲线在形态、振幅及相位上应基本一致,采集数据方算合格。 17.1.5检测仪器 仪器设备由传感器、放大器、模拟滤波器、数据采集器、波形显示记录器以及激振设备和其它专用附件组成。 a)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宜宽于10Hz-300Hz;加速度传感器的上限频率宜不小于2kHz; b)数据采集放大器:增益宜大于60db且可调;频率范围宜宽于10Hz-2kHz; c)记录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00kHz; d)整机信噪比大于3。 17.1.6检测系统框图 17.1.7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 17.1.7.1 检测前应具有下列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桩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钻、挖孔记录与混凝土灌注记录等)、和桩位布置图及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17.1.7.2 检测前,应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对被测的基桩应凿去浮浆至砼硬层,桩头基本平整无积水,并核对桩号。 17.1.7.3 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 17.1.8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 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 17.1.9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并应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在现场检测时,对仪器屏幕应采取防晒措施。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按要求定期通电。 17.1.1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重复测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17.1.11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17.1.11.1 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时,应即时关机停止检测。若发生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则应重新检测;若干扰消除后不影响试验结果,则可继续测试。 17.1.11.2 因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而中断试验,可用备用仪器重新检测,若无备用仪器,则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经检定合格后,再重新检测。 17.1.12检测结果判断方法 17.1.12.1根据波列图中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来推断单桩完整性。 17.1.12.1.1反射波波形规则:波列清晰,桩底反射波明显,易于读取反射波到达时间,及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较高的桩为完整性好的单桩。 17.1.12.1.2反射波到达时间晚于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且波幅较大,往往出现多次反射,难以观测到桩底反射波的桩,系桩身断裂。 17.1.12.1.3桩身混凝土严重离析时,其波速较低,反射波幅减小,频率降低。 17.1.12.1.4缩径与扩径的部位可按反射历时进行估算,类型可按相位特征进行判别。 17.1.12.1.5当有多次缺陷时,将记录到多个相互干涉的反射波组,形成复杂波列。此时应结合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原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17.1.1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和《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规定,将桩身质量等级划分为四类,即: Ⅰ类桩:无缺陷,桩身混凝土波速正常; Ⅱ类桩:有轻微缺陷,桩身混凝土波速正常,基本不影响正常使用; Ⅲ类桩:有明显缺陷,桩身混凝土波速明显偏低,已影响正常使用; Ⅳ类桩:有严重缺陷,桩身混凝土波速很低,已无法正常使用。 17.1.13检测报告要求 17.1.13.1检测报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 规范》JGJ 106-2003或《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进行编制。 17.1.13.2 对测试中间成果资料和正式报告的提交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按时提交。 17.2桩基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17.2.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7.2.1.1检测前应具有下列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桩设计图、施工原始记录(钻、挖孔记录与混凝土灌注记录等)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