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激活“硬”存量 提升“软”建设 构建教育信息化“系统”.doc

激活“硬”存量 提升“软”建设 构建教育信息化“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活“硬”存量 提升“软”建设 构建教育信息化“系统”

激活“硬”存量 提升“软”建设 构建教育信息化“系统” ——系统论思想与教育信息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福建省长汀县第二中学 彭源忠 [摘 要]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及新形势下学生心理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教育教学管理也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有许多值得且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笔者所任教学校现状为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本着“技术为人所用,物尽其用;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激活信息化硬件存量为我所用,提升软环境建设,从而服务于教育教学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系统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背景及现状 人类历史共经历了5次伟大的信息革命,其中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第5次信息革命无疑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变,使得全球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和劳动者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4月6日《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技术装备应跳出纯技术装备的圈子在课改、信息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课程教学的基本支撑,但它又不仅是承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手段和方法,更应该引领和提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上档次、上台阶。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坚持一手抓硬件,一手抓应用管理,把工作效能放到核心环节抓紧落实,围绕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影响应用的各个方面因素采取措施,抓出实效。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学校整体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走向信息教育,而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始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关键性制约因素。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实践系统,即由各种相关部分综合而成的社会活动系统,而且必然是一种“人─事─物”的综合系统运动规律以及对系统整体进行优化和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与方法的综合科学。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走向学校整体发展中小学技术装备应在课改、信息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556infoid=1006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转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4.6) 【3】《软科学》/view/2277.htm?fr=ala0 【4】《系统论》/view/62521.htm?fr=ala0 【5】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彭源忠:中学一级教师,本科,CCNP(思科资深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