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踏尖教育高一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

合肥踏尖教育高一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

  1. 1、本文档共2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极小性)一个符号序列是一算术表达式当且仅当它能得自有限次应用条款1和2。 用这个定义刻画的算术表达式集合包括45,000,(-321),(3+7),(3*(-35))和(+(-(+7/2))))等, 不包括诸如+)和+6+之类的符号串。 有些归纳定义是以其它归纳定义的集合作基础建立起来的, 我们称这样的归纳定义为“二次归纳定义”, 二次归纳定义不需要极小性条款, 因为基础集合的极小性条款保证了所定义的集合的极小性。 作为基础集合最常见的是自然数集合N。因此, 以自然数集合为基础集合的归纳定义常不需极小性条款。 例 6 设a∈R+且n∈N。an的归纳定义如下: (1) (基础)a0=1 (2) (归纳)an+1=an·a 这个归纳定义的基础集合是N, 所以不需要极小性条款。 程序设计语言, 诸如ALGOL, 它们的语法也常用归纳定义(以巴科斯范式形式给出)描述 2.3.2 自然数 自然数可应用后继集合的概念归纳地定义。 定义 2.3-3 设A是任意集合, A的后继集合记为A′, 定义为 例 7 (a) {a,b}的后继集合是{a,b}∪{{a,b}}={a,b,{a,b}}。 (b) {}的后继集合是{}∪{{}}={,{}}。 定义 2.3-4 自然数N是如下集合: (1) (基础)∈N。 (2) (归纳)如果n∈N, 那么n∪{n}∈N。 (3) (极小性)如果 且满足条款1和2, 那么S=N。 按照这个定义, 自然数集合的元素是: 化简后是 图 2.3-1 可能有人会想出这样的定义: ; (1) (基础)0∈N, ; (2) (归纳)如果n∈N, 那么n+1∈N, ; (3) (极小性)如果SN且满足条款(1)和(2), 那么S=N。 以上3条一般称为归纳特征, 下边可以看到它将帮助我们对论述域N讨论归纳证明, 但作为定义则是不完善的。因为自然数的加法定义是建立在集合N上, 现在又用加法定义自然数,这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所以定义自然数必须不用加法。 可能有人会想: 用n′来表示自然数n的“后继者”, 把第(2)条改为: (2) (归纳)如果n∈N, 那么n′∈N。 这样总是可以了吧! 其实这样也不行, 例如, 规定0′=0, 即模型(图2.3-2)也符合这个定义, 显然不是自然数。 图 2.3-2 这些想法也不是完全错的, 只要再补上一些条款, 也可定义出自然数N。可这样定义: ; (1) 0∈N, (2) 如果n∈N, 则恰存在一个n的后继者n′∈N, (3) 0 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者, ; (4) 如果n′=m′, 那么n=m, (5) 如果S是N的子集, 使, (i) 0∈S; ; (ii) 如果n∈S, 那么n′∈S 那么, S=N。 ; 这就是有名的皮亚诺(Peano)公设。其中(2)保证后继者是唯一的, (3)保证0只作开端, (4)保证除0外的每一个自然数只有一个直接前趋。 常用(2)和(4)来检查一个序列有没有自然数性质。例如, 序列 0, 2, 4, …, 1, 3, 5, … 不具有自然数性质, 因为其中1没有直接前趋。 2.3.3 归纳证明 归纳定义不仅提供了定义无限集合的一种方法, 也为证明定理形成某些有效技术的基础。对于xP(x)形式的命题, 如果其论述域S是归纳定义的集合, 则归纳法往往是有效的证明方法。归纳法证明通常由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两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对应于S的定义的基础和归纳条款。 (1) 基础步骤。这一步证明S的定义中基础条款指定的每一元素x∈S, P(x)是真。 (2) 归纳步骤。这一步证明如果事物x,y,z,…有性质P, 那么用归纳条款指定的方法, 组合它们所得的新元素也具有性质P。 归纳定义的极小性条款保证S的所有元素仅仅应用基础和归纳条款才能构成, 因此证明了以上两步, 就足以推出 xP(x)。 现在举例说明这一方法。回顾定理1.2-1: “设A和A*是对偶式。 P1, P2, …, Pn是出现于A和A*”中的所有命题变元, 于是 A(P1,P2,…,Pn)A*( P1, P2, …,Pn) 因为根据对偶式定义, 公式A中仅含有联结词∧、∨、, 因此公式A可归纳定义如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