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__工业微生物代谢控制育种
第3个转折期:以1956年谷氨酸发酵成功为标志,发酵工业进入第3个转折期——代谢控制发酵时期。 大体过程: 以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基础,研究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的机制,选择巧妙的技术路线,通过遗传育种技术获得解除或绕过微生物正常代谢途径的突变株,从而人为地使有用产物选择性地大量合成和累积。 关键: 解除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打破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代谢控制育种和发酵过程的代谢控制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手段,而其中前者是主要支柱技术。 与个学科密不可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过程控制方法 第一节 概论 1、初级代谢产物和初级代谢 2、次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 3、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关系 1. 概念 微生物产生的对自身生长和繁殖必须的物质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可细分为中间产物和终产物),产生这些物质的代谢体系称为初级代谢(primary metabolism)。 2. 初级代谢体系的组成 分解代谢体系 生物合成体系 素材性生物合成体系:小分子 结构性生物合成体系:大分子 次级代谢产物:对产生它们的生物体本身不需要的一种产物,也称为次生产物。 次级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次生产物的代谢体系。 1. 从菌体生化代谢角度分析 2. 从遗传代谢角度分析 第二节 初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1、酶合成的调节 2、酶活性的调节 3、反馈阻遏与反馈抑制 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1) 诱导 (induction) 根据酶的生成是否与环境中存在的该酶底物或其有关物的关系,可分为: 组成酶:细胞固有的酶,相应基因控制合成,不受底物影响。 诱导酶:适应外来物临时合成的酶,受底物影响。 (2) 阻遏 (repression) 末端产物阻遏(end-product repression):由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累积而引起的阻遏。 对于直线式反应途径,情况较为简单 对于分支代谢途径,情况较复杂: 每种末端产物仅专一地阻遏合成它的那条分支途径的酶。 代谢途径分支点以前的公共酶受到所有分支途径末端产物的阻遏,称为多价阻遏作用。 分解代谢物阻遏(catabolite repression):有两种碳源(或氮源)分解底物同时存在时,细胞利用快的那种分解底物时会阻遏利用慢的底物有关分解酶合成的现象。 1. 酶合成调节的机制 (1) 诱导型操纵子-负调控 (2). 阻遏型操纵子-正调控 反馈抑制的类型 (A) 直线式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B) 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1) 优先合成 (2) 协同反馈抑制(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 (3) 合作反馈抑制(cooper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4) 累积反馈抑制(cumul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5) 同工酶调节 (6) 顺序反馈抑制 2. 反馈抑制的机制 (1) 受反馈抑制的调节酶一般都是变构(allosteric enzyme),酶活力调控的实质就是变构酶的变构调节。 (2) 变构酶一般由两个以上亚基组成,有两个和低分子物质结合位点: 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催化中心 变构中心:与调节因子相结合的调节中心 第三节 次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反馈调节作用包括: 抗生素本身积累起着反馈调节作用 作为抗生素合成前体的初级代谢产物,当其受到反馈调节时,必然会影响抗生素的合成。 因此,这些代谢调节机制实质上是提高抗生素发酵单位的天然屏障,如果使调节机制脱敏,将有可能提高抗生素的产量。 第三节 次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1. 两种可能的诱导机制 诱导物→刺激影响初级代谢,造成代谢流的改变→大量生成次生代谢物 诱导物→次生代谢物合成酶的合成→大量生产次生代谢物 2. 实例 色氨酸对麦角碱的作用 蛋氨酸对头孢霉素C的作用 3. 大多数分解代谢酶属于诱导酶,可以通过加入诱导物使酶的产量提高。 1. 涉及对终产物阻遏 实例1:青霉素发酵过程中,葡萄糖不利于青霉素合成,而乳糖虽利用缓慢,但能提高青霉素产量。 实例2:头孢霉素C的生物合成中,抗生素比产率递减顺序为:蔗糖半乳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其中蔗糖是葡萄糖的两倍多。 2. 抗生素受碳源分解调节的可能机制 (1) 可能与菌体生长速率控制抗生素合成有关。菌体生长最好的碳源能抑制抗生素合成,因此,在低生长率的情况下(例如青霉素合成中缓慢补加葡萄糖)可减少葡萄糖的干扰作用。 (2) 可能与分解代谢产物的堆积浓度有关。乳糖之所以比葡萄糖优越,是因为前者被水解为可利用单糖的速度正好符合青霉素在生产期合成抗生素的需要,而不会有分解代谢产物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