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卫唯物主义史观
维普资讯
保 卫 唯 物 史 观
张 盾
提要 :萨林斯是美 国著名文化学者 ,他 的 《文化与实践理性 》一书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 马克
思 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 出诘难,认为马克思把 “生产”概念 自然化 ,忽视 了生产过程 中文化象
征 图式 的重大作用,从而在深层逻辑上支持 了资本主义 的生产意识形态。本文依据马克思原典
指 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最本质 的内容,是马克思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对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生产概念首先是一个意识形态 的批判性概念 ,它要颠覆 的不
是生产力本身,而是生产 的资本主义制度条件 。
关键词 :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
作者张盾,男 ,1956年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 究 中心研 究员,吉林大学哲学
社会学院教授 。(长春 130012)
在 20世纪晚期 “后马克思主义”时代 的学术场景 中,美 国著名学者萨林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
(1976)一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批判引人注 目。该书明显受鲍得里亚的后现代解读方式影
响,把 “通过生产来满足人的需要”确定为历史唯物主义最深层的基础概念,然后对这一基础概念进行
破坏性的解读,来瓦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其核心论点是指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和需要概念重新
接受了资产阶级经济理性的最大化逻辑 ,生产就其以物质利益为最终 目的而言正是资本主义最大的
意识形态,所以马克思在深层逻辑上并未真正走 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论域 。“历史唯物主义的确
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认识 ,……在把生产看作是满足需要的 自然的、实用的过程时,它与资产阶级
经济学联手共同把人与物的异化状态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认知能力。……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所
发生的一切事情就和在正统经济学中所发生的毫无二致,研究者会受到同样的商品拜物教的蒙蔽。”①
萨林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萨林斯本人是否属于后现代理论家可能并
无定论 ,但他的观点直接融人了后现代理论解构马克思的浪潮,涉及到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关系的许
多重大 问题 ,因此值得认真对待。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04BZX00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 目(03JB720009)的阶段性成果。
① 萨林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年 。第 216--217页。
一 87 —
维普资讯
浙江学刊 2005年第 5期
一 、 萨林斯论马克思理论中的 “文化环节”和 “自然环节”
萨林斯是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历史唯物主义提 出诘难的。他正确指出,一种文化中占支配地位
的 “象征性生产场所”决定着该文化的特质,它为该文化中的一切关系和活动提供主要惯例,而在现代
西方社会,这个支配性的象征性生产场所就是物品生产的经济领域。 “在西方文化中,经济是进行象
征性生产的主要场所……在这里,经济表现为 占据着支配地位 ,所有其它的活动都在它们各 自的范畴
之中反映着生产关系的诸种形态 。”①萨林斯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独特性概括为:人类生活的文化图
式和象征过程 “在物品生产中并作为物品生产 的制度化”。这是对的,我们看到整个现代社会正是按
这种经济生产模式构造 自身的:首先,整个社会生活过程按其本质表现为一个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生产
过程,即以稀缺手段的特定配置来实现需要的最大满足这一 目的。对生产者来说 ,物质利益采取利润
即支付成本后的剩余货币价值形式;对消费者来说,这种物质利益直接表现为消费品或消费服务的实
用、舒适和优越感。其次,在这个被物品生产制度化的社会 中,阶级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人们关于 自然
界和人本身的观念,都是基于这种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追求才得 以生成的。在这种情境 中,功利
主义和实用主义不仅是人们体验经济生产的方式 ,而且成了体验整个现代社会的主导方式 ,每一个人
都 以这种方式来生活,经济学家则以这种方式来思考 。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