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石坝设计案例
土石坝设计案例案例2 澧县“四方桥”土石坝 除险加固设计1 工程任务和规模.1.1 水库概述四方桥水库位于湖南省澧县,属澧水支流涔水水系,枢纽坐落澧县北部王家厂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北纬29°34′,距离澧县县城约30km。四方桥水库于1958年动工,1974年竣工并投入运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1)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其中水田2900亩,旱地1100亩,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受益地区包括王家厂镇等5个大队。水库可养殖水面面积166亩。四方桥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073k㎡,总库容165.46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8.53m,相应正常库容139.00万m3。该水库为小(1)型水库,属I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灌溉输水涵洞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92.00m,坝高14.27m,坝顶宽度5.3m,坝顶轴长356m,上游坡坡比为1:2.5。下游坝坡分为三级,第一级自92.00m至85.00m高程,坡比为1:2.0,设一平台,平台宽6.0m;第二级自85.00m至81.50m高程,坡比为1:2.5,设一平台,平台宽8.0m。第三级自81.50m至79.80m,下游坡脚高程为77.73,坡脚设2.0m高排水堆石体。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宽浅式溢洪道,堰顶高程88.53m,溢流堰宽22.0m,堰体两边墙局部为浆砌石护砌,泄槽全长124.00m。放水灌溉涵洞位于左端大坝体内。断面尺寸为0.5m×0.8m,长55.0m,设计流量为2.15m3/s,进、出口底板高程一致为81.15m。1.2 工程目标和任务四方桥水库加固工程目标与建设任务为:通过对水库大坝坡面护坡、大坝堤基防渗、大坝排水处理、溢洪道加固、输水建筑物改造、整修防汛道路、同时配备必要的管理和检测设施等措施,使四方桥水库达到抵御设计的洪水标准,做到保证下游土地的灌溉要求,保证大坝安全,以确保保护区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条件。1.3 工程规模1.3.1工程范围根据四方桥水库安全鉴定报告书以及评估意见,本次初步设计除险加固范围为:大坝(土石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其他附属工程。1.3.2工程规模针对水库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四方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大坝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输水建筑物工程及其他工程。大坝加固工程包含有上游坝坡处理工程、下游坝坡工程、大坝防渗处理工程、坝顶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包含溢洪道泄槽段、消能段加固和交通桥加固;输水建筑物工程包含原涵洞封堵工程、新建输水涵管工程;其他工程包含交通工程、管理用房改造工程、观测设施工程等。1.4 水库特征水位死水位:81.25m正常蓄水位:88.53m设计洪水位(P=3.33%):89.10m校核洪水位(P=0.33%):89.26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P=5%):89.00m2 主要加固项目2.1安全鉴定结论工程质量不合格;评定为C级,运行管理综合评价差;溢洪道两侧边坡垮塌,消力池未完建,防洪安全评定为B级;大坝渗透坡降不满足要求,大坝填土质量差,坝肩、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洞均存在断裂,输水涵渗漏严重,渗流安全评定为C级;大坝坝坡不满足稳定要求,结构安全评定为C级;闸门和启闭设备运行状况差,闸门启闭设备锈蚀严重,金属结构安全性为C级。大坝安全评定类别:Ⅲ类。2.2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坝体散浸,渗漏严重大坝于1958年开始修筑,于1960年投入运行,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由当地村民进行施工。由于大坝填筑土主要靠人力肩扛手抬零星搬运,逐层填筑后用石碾简单夯压处理,坝体施工质量差,坝体渗漏严重,据现场坑探过程中对坝体进行的简易注水试验来看,渗透系数约10-4~10-4cm/s;属弱-中等透水。大坝基础渗漏较严重。坝坡存在多处散浸。大坝座落在两岸的基岩裸露,岸坡一侧较缓一侧较陡,呈不对称状。大坝基础为原为残坡积、冲积堆积层,厚度较大,大坝清基时没有按设计要求做截水齿墙,两岸边坡由于地势较缓,松散堆积物较厚,钻孔揭露坝体填筑土基部厚度达6-8m的松散堆积层,未进行防渗处理就回填土料。坝基渗漏有接触部位、基岩强风化层渗漏。2、溢洪道消能设施未完建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采用宽浅式溢洪道,堰顶高程88.53m,控制段宽22.0m,溢洪道依山坡开挖而成,部分侧墙采用块石浆砌,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表面风化破碎严重。溢洪道为开挖沟槽毛坯,两侧基岩裸露,底板侧墙均未护砌。控制段平缓,尾端较陡。基岩砂页岩中发育“X”节理,泥化严重,厚度达1m,山坡风化剥落物堆积溢洪道中,影响行洪。溢洪道无消能设施。3、输水涵洞渗流严重输水涵洞为泥灰岩条石浆砌,涵洞处在坝体与山体接头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