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建施工测量名词说明
题型一:名词解释
1.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6.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9.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1.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2.视线高: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
13.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其圆弧相切的切线。
14.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15.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
16.后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
17.前视点:在同一测站中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
18.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
19.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20.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21.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
22.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
23.支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
24.高差闭合差:各测段高差代数和与其理论值的差值。
25.水平测量测站校核: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校核。
26.水平测量计算校核: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终点高程与始点高程之差进行检核,这三个数字应相等。
27.水平测量成果校核:高差闭合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推算高程与已知高程的校核。
28.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29.盘左: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
30.盘右: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右侧。
31.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2.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与竖盘读数指标关系不正确,视线水平时读数与应有读数有一小角度差。
33.水平距离:地面上两点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34.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直线丈量的方向线的工作。
35.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6.磁子午线方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37.真子午线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38.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39.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间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常简称方位角。
40.坐标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并注出象限名称。
41.真误差: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理论值)之差。
42.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3.非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
44.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5.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46.中误差: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平方根。
47.容许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48.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
49.误差传播定律:50.控制测量: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通过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来获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
51.图根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
52.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53.坐标正算: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54.坐标反算: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可根据两端点的已知坐标反算出,这种计算称为坐标反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