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进事迹范文:汪如白 扎根深山的军人
先进事迹范文:汪如白 扎根深山的军人
身边的感动:汪如白 扎根深山的军人
他是一名大山里的孩子,出生两个月时父亲因病去世,年迈的奶奶将他拉扯大;他入伍来到军营,十几年扎根深山,书写着一位军人对岗位的依恋;他忙于工作,难以照顾家庭,对患重病的女儿也未能关心照料,女儿年仅六岁就离开了人间,留给他满腔的愧疚他是南京军区的一名基层军官,叫汪如白。
在通往南京军区驻皖某部军械仓库的山路上,二分库主任汪如白一边走一边介绍仓库的情况,气氛轻松得不像是一次采访。他走路的速度很快,我们要小跑两步才能勉强跟上他的步伐。他发现后便慢下脚步来配合,但是不知不觉中脚步又快了起来。汪如白略带歉意地说:不好意思,这条路我每天都走好几遍,习惯了这个速度,慢不下来。
大山的儿子
他主动放弃分配到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大山深处
汪如白是大山沟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出生仅两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从此在周围邻居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由年迈的奶奶抚养长大。
1990年l2月,汪如白怀着对军营生活的无比向往报名参军,来到了南京军区驻皖某部军械仓库服役。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械工程大学。令人没想到的是,毕业后,他主动放弃分配到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大山深处的原部队。之后,汪如白经历了三次岗位变换,地方一次比一次偏远,但是他每次都欣然接受。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封闭隔离,可汪如白所在的仓库受领了一趟弹药运送任务。他主动请缨。汪如白带着几名战士坐在闷罐车里,一路上严格按照要求,从一日三餐到睡觉休息,从未离开车厢半步。将弹药如期保质保量送到目的地时,他始终注意与接收方保持距离,以免病毒传染。由于一路未敢下车洗澡,当弹药接收方安排他们住下洗澡时,每个人身上都褪下了厚厚的一层灰。汪如白圆满完成任务后,赶回仓库。单位为了防止非典被带入营区,将他隔离了半个月。虽然将近一个月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人,但他没有半句怨言。
战士的兄长
他总在战士们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走进汪如白的宿合,我们注意到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列着分库所有战士的名字、学历、爱好和特长等。现在的兵大多都是80后,甚至有些是90后。他们习惯了城市生活,刚到山里难免不适应,我想多了解他们一点。汪如白说。
新兵郑浩清楚地记得,去年5月12日凌晨2点多,他正跟班长执勤巡逻。伴着雷鸣,一场倾盆大雨突然下了起来,他们急忙跑到地面库的屋檐下躲雨。不一会儿,两人突然看到远处一束手电光亮,来人喊着他们的名字。郑浩赶忙打开手电,定睛一看是汪如白送伞来了!这让刚刚离家的郑浩感受到了部队的温暖。
2008年大年三十晚上,战士蒋坤正在站岗。听着远处战友们传来的欢声笑语,想象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情景,第一次大年夜站岗的蒋坤心头不禁涌上一阵酸楚。正在这时,一个人影从远处走了过来,原来是汪如白。小蒋,你回去吧,我来替你站一会儿。不由分说,他利索地站到了哨位上:快去吧,大过年的,给家里打个电话,记得代我问候家人新年快乐!阵阵暖意流淌过蒋坤的心田,那一刻,所有的感动都化作了一个无声而标准的军礼。
失职的爸爸
他忙于工作,对家庭充满了遗憾和愧疚
2006年,厄运降临到了汪如白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5岁的女儿格格被查出患有恶性脑瘤。
为了不耽误汪如白的工作,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在这期间,赶上分库忙,他两三个月也见不上女儿一面。我负责分库安全,弹药事关重大,实在走不开。他歉意地对精疲力竭的妻子说。2007年临近六一时,女儿在电话里央求爸爸回去陪她过节,汪如白满口答应,却因为分库接到了新任务没能回成家。等他完成任务回到家时,见到的却是永远都不能再开口叫爸爸的女儿和精神几近崩溃的妻子。
汪如白安顿完女儿后事,不到一个星期就又回到了分库。他拒绝休息,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工作。战士们有时会看到他对着分库的文化长廊发呆。原来,女儿最后一次来部队看他时,刚好赶上分库战士在文化长廊画黑板报,女儿也用稚嫩的小手在长廊的一角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刺猬。战士们在后来更新黑板报时留下了那只小刺猬。
朴实的汪如白说: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是比别的家庭多了一分不幸。我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女儿,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面对格格的相片,呼唤着她的名字,泪流满面
人生难免遇到挫折磨难,与其沉溺其中,不如把它看成一种财富,积极地去面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流的业绩。
汪如白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