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梯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 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 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只是一种模拟) *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3)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划分:一是产生先后的问题,二是谁派生谁的问题 * 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 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是历史材料作用于人脑,经过人脑的加工分析,就形成了对历史的反映。 * 人们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的反映,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现状、过去和发展规律。 * (1)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2)能动反映论的意义 提出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被动反映论相区别。 * (1)人的意识包括三部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精神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对人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2)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3)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正确与否的问题:从认识世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亚当市场 就业 经济人生选择 * 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以此为据还不能完全把握实践的内容。因此在只有深入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在实践的三个特点中,“客观物质性”与“社会历史性”都不是实践所独有的性质,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点,只有“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实践的本质。因此对这个特点尤其要着重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 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 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看待当前我国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如何看待消费观念的转变?   挖掘成语、典故中的哲学是思想—按图索骥、荆人袭宋、鲁人徙越等,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 “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 * 教学中,可针对典型的研究性学习中设计类课题或发明类课题,让学生谈谈在其中的曲折经历。 * * 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的时候,人们错误地估计了它的大小,以为它比地球还大。随着对太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质量值仅为地球的0.0024倍质量,体积为地球的0.009倍,并且绕日轨道呈倾斜的椭圆形 , 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 错误实质:混淆了单个人的孤立活动(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单个人的活动。 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单个人的活动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也具有社会性。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正确: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认识形成的过程: 实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感觉器官 抽象思维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