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ppt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14、骆驼是沙漠之舟。( )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拟人 拟人 设问 比喻 拟人 反问 排比 比喻 排比 比喻 拟人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3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反问 排比 反问 排比 拟人 对偶 设问 排比 比喻 拟人 比喻 拟人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银白的丝带缠绕在村庄周围。 天空中有轮圆盆大的明月。\天空中挂着一轮玉盆似的明月。 窗外,风儿摇醒翠竹,在窃窃私语。 河水在欢快地唱着歌儿,一路向前奔跑。 寒风呼呼地吹到脸上,痛得有如刀割。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烈地讨论着最热门的什么话题一样。 一团团的棉絮 一群吃低头吃草的山羊 出现一个青面燎牙的怪兽 考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高粱笑得弯了腰。 句型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1)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