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鸥鹭忘机》中道家思想评析.docVIP

古琴曲《鸥鹭忘机》中道家思想评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琴曲《鸥鹭忘机》中道家思想评析

古琴曲《鸥鹭忘机》中道家思想评析   古琴无疑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其幽雅的意象、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内涵受人珍视。《尚书》有“搏拊琴瑟以咏”,“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的记载,《诗经》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句。历代都有大量古琴曲诞生并流传。现今存录的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有百种之多,琴曲达三千余首。从嵇康临刑时慷慨激昂的《广陵散》,到百里奚妇哀伤幽怨的《(户炎)廖歌》,从冰清玉洁的《梅花三弄》,到奔腾澎湃的《流水》,古琴曲承载着人们社会生活中各种幽微细腻的情绪表达与诉说。在古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对琴曲创作影响很大,其中,道家思想就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道家看来,最高尚最和谐最完美的音乐为希声之乐、无声之乐,它自然、虚静、无为,代表着天地间永恒、绝对的大美。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其中,最完美的天籁之声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的。从表面看来,道家似乎反对音乐,但实际上,他们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部分,强调形而上的层面,其根本在于提倡“自然之乐”,反对人为的、雕琢的、矫揉造作的音乐,古琴就在音乐审美方面处处与道家这种理念相契合。古琴的音色简净、高旷、清雅,风格含蓄、苍古、悠远,意境虚灵、淡泊、幽静。“琴者,情也;琴者,禁也。”与俗乐的“繁声促调”相比,琴乐往往“曲淡节稀声不多”,如清夜钟,幽涧泉,尤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七弦泠泠,松风振衣。同时,琴乐在题材的选择、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规范等方面,都十分注重“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与道家超凡脱俗、逍遥云水的思想水乳交融。在漫长的古琴艺术发展史上,道家琴曲如一朵出岫轻云萦绕于琴川两旁,天光云影淡淡,缥缈徘徊荡漾 道家琴曲,指在琴曲内容、形式和意境上都渗透着浓郁道家思想的古琴曲(还有另一类指道家人物因其自身特殊的精神气韵贯注,而形成了一种操缦时超逸脱俗的风格,又称为山林派古琴。此类琴曲主要涉及古琴流派风格,与本文关系不大,不再赘述)。道家思想对古琴曲创作影响深远广大。“早在先秦时期,于道家思想体系的形成中,已出现一批好抚琴的仙术方士,如夏代的务光、周代谢涓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寇先生、琴高等人。”(汪铎《道家琴探迹》)此后历朝历代都有雅擅琴操的道士和修道、好道之人,道家琴曲创作更是绵延不绝。作为明代诞生的一首优秀道家琴曲,《鸥鹭忘机》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钟爱 《鸥鹭忘机》一名《忘机》,内容源于《列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海上之人有子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往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讲海边有个很喜欢鸥鸟的人,每天清晨都要到海边与鸥鸟一起玩耍。鸥鸟也成群结队地飞来,有时竟多达一百多只。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鸥鸟都喜欢和你一起玩耍,你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第二天,此人又来到海边,但由于他一心想捉鸥鸟,鸥鸟们似乎看穿了他的机心,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再不肯落下来了。此曲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谱中记载:“脞仙日,是曲也,宋天台刘公志方之所制也。或谓按《列子》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意,以指下取之,大概与坐忘意趣同耳。”明确指出了此曲来源于道家典籍《列子》 《鸥鹭忘机》一曲从曲式结构看,可分为引子、入调、主调和尾声几部分 乐曲开始,两串清幽的泛音滚拂把听众的思绪带到一片浩渺开阔的海岸边,天光云影,群鸥飞翔,人鸟相与怡然自得,一幅和谐而安宁的画面 入调后,大幅度的滑音给轻快的乐曲带来一丝深沉,而附点音符的出现又使旋律跳跃灵动,描绘鸥鸟们在天空展翅飞翔、悠然自得的情境。段落尾部,“注”的手法弹出一个装饰性下滑音,为即将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节奏逐渐变快,力度也逐渐增强。段落中部一个沉重的撮音把人欲捕捉鸥鸟的机心表现出来。琴声由中音区向高音区推进,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连续使用让曲调明显流露出人躁动不安的情绪。人与鸥鸟之间原来的那种信任、和谐、无忧无虑的状态发生了微妙变化。人有了捕捉鸥鸟的机心,这种隐藏的机心又被灵敏的鸥鸟们感觉到,因此,鸟儿们在半空盘旋环绕不肯落下,而后纷纷离去 乐曲的第三段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第二段的再现,但曲情趋于宁静舒缓,描绘鸥鸟们高飞远去后,海面一片静谧的景象。接着此曲唯一脱离五声调式的两个七声音阶音奏出,渲染出淡淡的忧伤之情,鸥鸟的离去似乎让人对曾有的机心幡然悔悟了,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和愚蠢,意识到那失去的纯洁无间的情感的可贵,望着远去的鸥鸟和空旷寂寥的海面,他的惆怅之意顿然生起。第二部分的曲调则不着痕迹地恢复了开始时轻快活泼的节奏,象征着人在顿悟后继续与鸥鸟忘机相处的愉悦欢乐之情。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