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表现手法(教师版).docVIP

2012年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表现手法(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表现手法(教师版)

2012年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之表现手法(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表现手法及作用 2.识记修辞手法的作用。 3.总结提问方式,牢记答题思路,组织好答题语言。 二知识梳理 1.请说出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考点阐释 】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可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从一切诗歌都要表现客观事物来说,有表现方法;从一切诗歌都要表情达意来说,有抒情(描写言理)方法。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在复习备考时,应以以下几方面为着力点: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比喻 、比拟 (拟人 、拟物)、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顶真、用典、互文、反复(叠词)、反语等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事、物、史)与“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描写: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与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工笔细描与粗笔勾勒(白描)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表现手法 创作方法:赋(铺陈)比兴 描写:对比(烘托、衬托)、渲染、想象、联想、象征、含蓄、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首句标目)、首尾呼应、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尾、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重章叠句、倒装 2.认真阅读下列诗句,根据要求,写出所选诗句中使用的表现手法。 类别 表现手法 例 句 表? 达 方? 式 记叙、描写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描写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记叙、描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描写 ? 昨夜风疏雨骤,沉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修 ?辞 手 法 ? 比喻、夸张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借代、设问?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表 现 ?手 法 用典 对比 虚实结合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比喻 拟人(联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比喻、夸张(想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渲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三、典型例题 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四、归纳答题要点:手法+阐释+效果 第一步:指出表现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第四步,效果评价。 五、归纳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