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2节 细菌的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研究内容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 (一) 细菌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生长方式与速度 1.营养物质 酸碱度/氢离子浓度(pH): 大多数细菌:pH7.0 ~7.6 霍乱弧菌:8.0 ~ 9.2 结核杆菌:6.5 ~ 6.8 温度(temperature): 多数细菌为37℃ 不同细菌的适合生长温度 1.专性需氧菌(obligate aerobe) 2.微需氧菌(适合氧压:5-6%)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3.兼性厌氧菌 (facultative anaerobe) 4.专性厌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1)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酶 (2)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触酶(catalase)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O2- + H2O2 细菌适合生长的气体环境 Growth curve (1)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是生物氧化 (2)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   (1)发酵   (2)呼吸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细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1.热原质(pyrogen):或称致热源。多是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LPS) 1.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1.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仅 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抗菌作用的 蛋白质。由Col质粒编码 1.培养基(culture medium) 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培养基本身必须无菌. 1.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2.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1)分离培养 (2)菌落(colony) (3)菌落的类型 (4)如何通过菌落鉴定细菌 (5)纯培养(pure culture) 3.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1.在医学中的应用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细菌学的研究 (3)生物制品的制备 2.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一、细菌的分类方法 二、Woese的生物三原界 三、细菌的分类层次 四、细菌的命名法 1.传统分类/人为分类 (artificial classification) 2.系统分类/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ification) (1)真细菌(Eubacteria) (2)古细菌(Archaeobacteria) (3)真核生物(Eukaryotes) 界 菌株(strain), 门 纲 目 科 属(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subsp.) 变种(variety,var.) 型(type):血清型(serotype) 噬菌体型(phage-type) 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 生物型(biotype) 属(genera) 由密切相关的种组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 种(species) 细菌的基本分类单位。 型(type) 同一种细菌基本性状相同,而某些方面的特征稍有不同,便可分为不同的型别。 株(strain)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标准菌株(standard strain)/模式菌株(type strain) 拉丁双名法:属名+种名 中文命名: 种名+属名 举例: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方式。 2、理解细菌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的意义。 3、理解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在医学作用。 4、理解培养基的作用,生长情况 5、了解培养基种类。 1.常用工具和设备 2.常用的培养方法(1)分离培养 (2)纯培养 3.培养条件 (1)充足的营养 (2)合适的pH值 (3)适宜的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