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煎中药:20年煎熬盼定音
免煎中药:20年煎熬盼定音
2012-11-02 09:04:44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核心提示:曾经作为科技创新成果面市的中药配方颗粒制药技术,究竟是代表中药现代化改革的方向,还是偏离了中医药传统理论?20年来,尽管一直未有定论,但全国范围的试点规模与日俱增,如今,无论是力挺者还是质疑者,都迫切希望尘埃早落定。
曾经作为科技创新成果面市的中药配方颗粒制药技术,究竟是代表中药现代化改革的方向,还是偏离了中医药传统理论?
26岁的陈怡(化名)最近在北京一家中医院看胃病,抓药时医生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像祖先们那样把十几味中药带回家用文武火反复煎熬,要么把浓缩后的十几种中药配方颗粒像速溶咖啡一样冲着开水喝下去。
尽管味苦难咽,但这位经常出差的年轻人还是接纳了后者,主要因为“新式中药”携带方便。
实际上,这种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利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全成分提取而制成的速溶中药颗粒,早已不能称作“新产品”。在国内,它被视为“中药现代化改革方向”的探索,已经试点了整整20年。20年里,因为便携、服用方便等优点而深受青睐,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综合多家试点企业的说法,被命名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新式中药”已被国内34个省、区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2亿人次使用。而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披露显示,仅2009年,天江药业、广东一方、南宁培力、华润三九、四川新绿色和北京康仁堂等6家试点企业共生产中药配方颗粒2500吨,销售额即达10.9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的6%,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产业化趋势已经形成。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行销国内外的中药产品至今仍身份未清——药剂包装袋上印有厂名厂址、用法用量,却没有批准文号。
致力于推动中药免煎颗粒合法化的行业人士,也抱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药用了近20年、十多亿人次,却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这一特殊境遇背后是围绕中药免煎的效用持续经年的争论。持反对意见的人士坚持认为,这种技术背离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也不符合药品管理法的规定。
疗效“基本一致”还是“降低”
事实上,这种号称“免煎中药”的新型颗粒,与感冒清热颗粒、龙牡壮骨颗粒等“多味药合煎后再提取”的中成药颗粒剂截然不同,它是把单味药提取浓缩,然后加入淀粉糊精制成颗粒,服用时根据处方把各味药的颗粒混合冲服。
自1992年江苏省的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向国家科委申报研究“单味中药浓缩颗粒课题”以来,被宣传为饮片改革、令中药脱胎换骨的中药配方颗粒就一直不乏争议声音。
“中药学界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中药学,还有一个是以西医的方法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天然药物学,结果两派都不大赞成这种做法。”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中药师翟胜利回忆说。
传统中药学派认为,中药饮片讲究原料产地、等级和炮制加工的过程,配方颗粒提取后只能检测化学成分,这无疑给了企业在原材料上以次充好的机会。此外,中药材中“石膏、矿石”等矿物药不溶于水,冲服根本就行不通。
直到2009年退休前,学习传统中医出身的翟胜利始终拒绝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他所在的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胡镜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9年他曾在北京广安门中医院开展了《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认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86.0%的医生认为“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方便快捷,服用简单”是选用该颗粒的主要原因,但在疗效上,却有59.7%的医生因为“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不确定”而不愿意使用。
天然药物学派争论的核心则是单煎与合煎的差异性。“汤剂是群药合煎,而配方颗粒是单独提取的,会不会降低疗效,从一开始就争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陶建生说。
一个广为引用的例子是科研人员对传统方剂“四逆汤”的研究表明,单用附子,其强心升压作用并不强,且会导致异位性心律失常,甘草、干姜无强心作用,但以附子、甘草、干姜组成的四逆汤,则强心升压作用显著,毒性较单味附子降低3/4。而各单味药分煎后混合,并不能减毒增效。
而“中药免煎”的推动企业天江药业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材料中为自己“正名”,该公司曾选择清胃散等十个疗效确切的经典药方,开展分煎与合煎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煎剂的疗效均无显著性的差异。该公司强调,20年来,国内九百余篇临床总结论文也证实,“配方颗粒疗效与汤剂基本一致”。
84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孝涛等专家曾被称作“对中药配方颗粒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派”,近年来他在一家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担任顾问。据他透露,该企业曾试了130多个方子,通过图谱分析做合煎与单煎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其中近1/3单煎汤剂达不到合煎的效果,“尚有提升改进的空间”。
艰难的定名和定性
中药配方颗粒在定名之前曾有过一段胶着期,先后用过“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饮片精制颗粒”、“免煎饮片”、“无糖型固体汤剂”等众多名称,这反映出中药界
文档评论(0)